「第一证」花落诺辉健康,癌症早筛迎来新时代

文 / 陈娟讲健康
2020-11-27 11:28

文 | 顿雨婷

癌症,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人均寿命延长后一个“躲不掉、迈不过”的坎儿。如何防治癌症,也成为社会关切所在。

目前,医学界将癌症防治体系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从病毒、环境、生活方式等源头预防;第二级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而当患者进入癌症诊断阶段采取的措施就是三级预防,预防疾病的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这就表示,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是挡在癌症鬼门关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欧美发达国家的癌症患者生存率高,主要原因就在于早诊早治比例较高。

那老百姓如何能便捷地参与呢?「居家无创早筛」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居家意味着不用去医院,在家即可开展,降低使用门槛;无创即不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提高依从性。依托于液体活检手段开展肿瘤早筛成为业界共同探索的方向。

不久前,国内第一个用于肠癌无创早筛的产品“常卫清”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注册人名称: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仅次于美国的Cologuard之后的第二个癌症早筛产品。

这也意味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常卫清”可以合规通过IVD形式面向医院或直接向C端用户销售,癌症早筛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即将成为现实。在此之前,国内所有同类公司均是提供实验室自检服务(LDT),其功能仅限于辅助诊断,不能用于早筛。

“早筛第一证”建立起的护城河

据介绍,“常卫清”中国第一个使用了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与肠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多种DNA和蛋白的分子指标(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甲基化变异和血红蛋白),来综合判断受检者患肠道癌前病变(主要为进展期腺瘤)及肠癌风险的筛查产品。

那么,“早筛第一证”意义究竟何在?

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筛查的主要价值是排除阴性,要实现筛查就得做到“判断是阴性的人,一定要是没问题的,可以放心不用再做肠镜了”;至于“判断是阳性的人,则可能有问题的”,这就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临床手段加以诊断。

与之对应的,有几个关键指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可以对“常卫清”的产品性能加以佐证。它们也是“常卫清”摘得“第一证”的关键。

目前,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表示待评价诊断方法判断为健康的被测者中真正未患病的比例,它是国际认可用以衡量早筛产品的权威指标之一。根据官方信息,“常卫清”®对结直肠癌的NPV已达到99.6%。

另外,申报“第一证”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lear-C”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常卫清”®与传统的结直肠癌临床筛查手段FIT(便隐血检测)进行了“头对头”比对研究。结果显示,FIT的检测灵敏度为69.8%,“常卫清”对结直肠癌的检测灵敏度则为95.5%。也就是说,“常卫清”能更早更准确地提示临床医生被检者的结直肠癌风险。

不过,朱叶青指出,必须依托于大规模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这些指标才是有价值的,在“常卫清”之前未有获批先例的关键原因也就是“之前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做这样一个前瞻性试验”。

在此之前,“常卫清”也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的路:从产品原型设计、验证、预临床、申请创新绿色通道,到开展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lear-C”(累计入组数据近5881例)再到获批,历时近7年,投入资金高达上亿美金。

朱叶青表示,如今,“常卫清”在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背书的同时,也建立了在肠癌早筛领域的护城河:“未来3-5年,可能都没有第二家公司能拿到这个证”,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一家公司正式进入到大规模的临床阶段;即便是做了,其它产品也很难在“有效性”和“优效性”上做出突破;此外,在商业化进程上,也会居于劣势。

“以美国市场为参照,Exact Sciences旗下肠癌早筛产品Cologuard获批上市后便风头无两,获批3个月后便进入联邦医保,且再无任何一家公司再去研究单独做肠癌筛查的产品了。”

朱叶青也指出,即便是与Cologuard作比,“常卫清”也具备特有的优势:基于亚洲人群的基因序列进行靶点设计,更适用于本土市场;在癌前病变检测的灵敏度上高了20%多;样本保存时间更长等。

随之起舞的「癌症早筛」赛道

从行业来看,“癌症早筛第一证”的落地也是被外界广泛关注。

因此,癌症早筛的市场足够诱人。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有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早期筛查行业前景广阔。

于是,各类体外诊断、基因检测公司,为快速成长各寻出路,扩展筛查癌种,甚至提出全癌种筛查,但没有一家形成“气候”。

朱叶青介绍到,在拿到“第一证”后,不少同行纷纷祝贺,认为诺辉帮整个行业闯出了一条路,因为之前不知道这条路该怎么合理合规地走,即便知道市场很大,但也无从下手,现在诺辉“淌过”了这条路——关于注册临床实验该怎么做、产品该如何设计,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获批,对行业正本清源和行业规范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以NIPT技术应用为例,其市场真正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就在于在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拿到了注册证(原来也是LDT模式),建立了行业标准和规范,使用范围、目标人群等均有了明确界定,这就使得大规模商业化成为可能,基于NGS技术的癌症早筛市场或将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不过,目前行业也存在公众防癌早筛参与意愿不高、市场发展缓慢的问题。

对此,朱叶青指出,投资“早筛”就像买保险,“用少量的投入能够换取长久的安全,这是最值得投入的事情,即便行业的发展认知会有一个过程,但不会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慢,就像早年体检的普及一样。”

更重要的是,鉴于目前还没有第三方医保介入,中国癌症早筛市场相较美国或能实现更快的发展。

他指出,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家癌症筛查企业,诺辉健康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市场,譬如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机构合作,通过专业人士传播癌症早筛理念和展开大众科普。

诺辉健康的四个“飞轮”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所有癌种都有必要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据悉,早筛相对有效的癌种,以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上消化道癌比较明确。效果最好的可以说是结直肠癌,多数早期患者可以治愈,五年生存率达到 90%,而晚期则不足10%。

也因此,诺辉健康率先选择从结直肠癌入手,推出了“常卫清”、“噗噗管”等一系列产品,并实现了商业化。这背后也体现了公司的整体战略——四个“飞轮”。

朱叶青指出,技术可实现是第一个“飞轮”;在每项技术在变成产品前,还要考虑产品在临床应用上,医生愿不愿意用以及认不认可;以及市场是不是足够大——癌症足够高发,回报可以支持技术投入;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即产品化以后用户愿不愿意用。“只有把临床、市场和用户体验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技术转化成产品才有可行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考虑到这些要素,诺辉健康的所有产品均面向居家早筛场景。如前文所言,对于筛查来讲,最重要的还是依从性,现在大家不愿意去做的关键原因就是在于去医院太麻烦且成本较高。

以肠癌早筛为例,传统方式是做便常规,但医院的弃检率高达80%,毕竟“平常去做检查的时候,都要空腹,而且在医院那个卫生环境下留粪便挺难的;如果是把粪便从家里带到医院,也十分不便”。也因此,诺辉健康在产品设计上也会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常卫清”即是“两害取其轻”的成果。

基于上述理念,诺辉健康也逐步将触角延伸到其它癌种,譬如宫颈癌,推出了一种居家且方便的早筛方法——尿检,相应的落地产品“宫证清”正在报证阶段,预计会在2021年进入注册临床。

为此,诺辉健康也于近期向港股发出IPO申请,为接下来的商业化和临床试验储备足够粮草。

如朱叶青所言,因为癌种很多,与之对应的高危人群市场巨大,因此癌症早筛的天花板足够高、赛道足够长,“人从40岁开始进入高危群体,直到70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需要好的筛查方法保驾护航”,这也是诺辉健康成立的使命和未来的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