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慢阻肺COPD等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临床盘点!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支气管舒张剂、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痰液引流的祛痰剂以及抗生素[1]。本文整理自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对呼吸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策略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推荐进行阐述。
熟悉和掌握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特点,是正确选择、应用雾化吸入药物的基础。
支气管扩张剂: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2]。这类药物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强,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数小时,是缓解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但这类药物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否则可造成办受体敏感性下调;也不宜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吸入型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有两种,包括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前者给药后 30 分钟起效,平喘作用维持 12 小时以上;后者给药后 3〜5 分钟起效,平喘作用维持 12 小时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吸入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是哮喘和Ⅱ级及以上 COPD 患者的预防和稳定期的治疗手段。
M 胆碱能受体抑制剂
抗胆碱能药物有异丙托溴铵、泰乌托品等,异丙托溴铵起效比 β2 受体激动剂慢[3],需 30〜60 分钟达到最佳效应,但作用时间长于短效的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可每日 2〜3 次给药;泰乌托品为选择性 M3 受体长效抑制剂,仅需每日 1 次吸入给药。
与 β2 受体激动剂合用较其各自单独应用能产生更好的支气管扩张效应,很多研究证实合用可减少住院次数,提髙和。
糖皮质激素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抗炎作用强,所需剂量较小,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 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在预防哮喘复发方面已能达到与口服激素相似的疗效[4]。因此,目前吸入激素已成为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时,β2 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激素较单独应用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吸入激素也成为哮喘急性发作时治疗的一部分。
复合制剂近年来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其中,吸入糖皮质激 素可增加人体肺部 β2 受体的基因转录和 β2 受体蛋白的合成,减少 β2 受体敏感性下调和耐受;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可通过磷酸化作用机制来预激活无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增加其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少激素的用量。
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混合制剂使用方便,增加依从性[5]。
黏液溶解剂尽管少数 COPD 患者使用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可获益,但整体而言,疗效并不显著,因此当前未被推荐为 COPD 常规用药。吸入给药有可能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盐酸氨溴索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但在我国已有较多的临床应用静脉制剂进行雾化治疗的经验报道[6]。目前国外已有雾化吸入剂型。鉴于超声雾化可使雾化液体加热至蛋白酶变性,不推荐用超声雾化给药方式。
抗菌与抗病毒药物在我国,过去一度认为水溶性抗菌药物做雾化吸入抗菌作用直接、疗效好,但易诱导产生耐药菌,局部应用逐年减少。然而,在一部分特殊患者中,雾化吸入抗生素仍然是有效的。因此,抗生素局部吸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喷他脒
常用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PCP),主要用于免疫抑制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雾化吸入喷他脒是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 PCP 的二线治疗。其主要的作用包括咳嗽、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疲劳、食欲下降等。若出现气道痉挛,可吸入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利巴韦林
主要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严重感染。RSV 是婴幼儿一种常见的季节性呼吸道感染,本身具有自限性,故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
妥布霉素
囊性纤维化(CF)患者往往存在慢性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这也是导致患者急性加重以及肺功能恶化的常见原因[7]。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妥布霉素,若采用口服途径给药,肺内生物利用度较低,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雾化吸入妥布霉素对于 CF 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且到目前为止尚无吸入妥布霉素后导致细菌耐药现象。
因此,妥布霉素雾化吸入已被批准应用于慢性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 CF 患者,其目标是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早期定植、维持目前的肺功能状态以及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多黏菌素
多黏菌素在慢性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 CF 患者预防和治疗中的价值早就得以证实,近几年来逐渐将其应用于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重症患者[8]。
抗真菌药物
接受放化疗、器官移植等的免疫抑制患者越来越多,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研究表明,在肺、心及心-肺联合移植患者中雾化吸入两性霉素 B,这一预防性应用显著降低了术后气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分析起效原因可能是,在这类移植患考中,由于全身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气道吻合口处血流速度降低,易发生真菌如曲霉菌感染,两性霉素 B 雾化吸入后具有局部浓度高、针对性强以及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
伊洛前列素伊洛前列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吸入后可直接扩张肺动脉血管床,持续降低肺动脉压力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使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得到明显改善。
对体循环血管阻力以及动脉压力影响很小。用于治疗中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9]。
参考文献
[1] 王辰. 呼吸治疗教程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7-61.
[2] 冯玉麟.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02:105-110.
[3] 雷婷婷, 赵荣生. 雾化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6,(03):1-5.
[4] GINA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Prevention. Updated December 2011.
[5] Starobin D, Bolotinsky L, Or J, et al. Efficacy of nebulize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in adult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due to bronchial asthma attack[J]. Isr Med Assoc J, 2008, 10: 568-571.
[6] 潘爱娣, 潘云虎.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患者祛痰的疗效观察 [J]. 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 220-221.
[7] 刘易林, 许浩, 罗运山. 雾化吸入妥布霉素联合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的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0):85-86.
[8] 周伯平, 陆坚, 丘晨, 等. 多黏菌素治疗人禽流感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例 [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11):685-688.
[9] 曾杰, 黄晓波, 朱静, 等.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2):87-89
声明:济南哮喘病医院科普中心提醒大家,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健康科普信息,严禁用于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实际临床指导治疗或指导用药的依据,如果有相关疾病请积极就医,明确诊断病情后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
如果对您有用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后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您也可以留言评论分享您的经验,如果有疑问欢迎私信留言交流疾病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