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癌被踢出癌症圈?专家:不是所有EFVPTC都叫NIFTP

文 / 中源讲健康
2020-11-25 10:49

东姐说——

2016年4月,JAMA Oncology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非侵犯性的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FVPTC)因侵袭性及不良转归风险极低,被重新命名为「具有乳头样细胞核特征的非侵犯性滤泡型甲状腺肿瘤(NIFTP)」。

于是,伴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传播,更名事件迅速升温,很多病友兴奋地说咱们的病不算癌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东姐就分享一位专家的观点。

在一次「甲状腺青年说」会议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小秋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详细解读了NIFTP的「前世今生」,就NIFTP命名相关的焦点问题展开探讨。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中,以乳头状癌(PTC)最为常见。根据其是否存在特征性乳头状排列结构,PTC可分为有乳头结构的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和无乳头结构的滤泡变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VPTC),后者又包括具有完整肿瘤包膜的EFVPTC以及呈浸润性生长的非包裹型(NFVPTC)。其中,EFVPTC是与更名事件直接相关的病理亚型。

李教授介绍,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在长期实践中发现EFVPTC预后较好,表现在淋巴结转移率低、远处转移率低,近年来研究发现此类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特征更接近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在此背景下,2014年起,美国Nikiforov教授等人在牵头组织众多国际头颈和内分泌病理学家对EFVPC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者根据有无肿瘤包膜和/或脉管侵犯,将EFVPTC进一步分为2种亚型:一种为非侵犯性肿瘤,即肿瘤组织完全被包膜包裹、不伴包膜和/或脉管侵犯;另一种则是伴有肿块包膜和/或脉管侵犯的EFVPTC。前者的长期生存率为1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且其遗传学改变与滤泡型肿瘤十分相似,故将这部分肿瘤更名为NIFTP。

李教授在访谈中强调,EFVPTC的概念及分类并不会随着更名事件而消失,也不是所有的EFVPTC都被更名为NIFTP。对于有侵犯性生长证据的EFVPTC,尽管其生物学特性接近于滤泡性肿瘤,但仍然具有淋巴和血道转移的风险。因此,EFVPTC中只有经过充分取材检查未见包膜和/或脉管侵犯的那一部分病例才被更名为NIFTP。

此外,「乳头样细胞核特征」也是诊断NIFTP必须满足的重要条件。李教授指出,很多滤泡性腺瘤在组织固定以及制片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细胞核肿涨、变性而呈现部分「磨玻璃」样改变,易与真正的「乳头状癌细胞核」相混淆,故在诊断时应按照核的形状以及核膜、染色质特点进行严格的评分,避免将滤泡性腺瘤过度诊断为NIFTP。

需要强调的是,NIFTP这一术语尽管没有出现「Carcinoma」的字样,但仍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良性肿瘤,因为有学者认为少数具有典型核特征的NIFTP病例仍有侵袭和转移的风险,所以NIFTP使用了相对中性的「Neoplasm」。

对于此次更名事件的意义,李教授认为,近些年甲状腺癌特别是PTC的发病率迅速增长,一方面与高分辨诊断技术应用及早期诊断有关,另一方面,部分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滤泡性肿瘤被过度诊断为PTC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NIFTP的命名将降低PTC的绝对发病率和相对构成比,在有过度诊断EFVPTC倾向的欧美诸国尤为如此。相比之下,我国病理医师对于PTC和EFVPTC的诊断通常采用较为严格的标准,过度诊断EFVPTC现象并不普遍,所以更名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也相对较小。

李教授同时介绍,NIFTP的确诊必须依赖于对肿瘤组织充分取材观察,因此,只有通过石蜡切片、而非冰冻切片方能确诊。在我国,NIFTP的易名也不会导致手术方式的改变,但显然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也大大降低术后接受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的需求,从而减轻患者治疗负担以及卫生资源的消耗。

尽管距离该研究报告在线发表已过去半年多时间,但人们对于NIFTP这一概念的认知仍存在欠缺。李教授认为,未来仍需在病理、内分泌以及头颈外科等专业医师群体中加强宣教,使之真正了解NIFTP概念的变迁及其意义,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正确应用。

最后,李教授也特别指出,病理医师在进行甲状腺肿瘤诊断时应严格遵循诊断标准,不宜「情人眼里出西施」式的滥用「NIFTP」这一「新名词」,更要避免将具有部分一定乳头样核特征的滤泡性腺瘤过度诊断为EFVPTC。从医生角度出发,更要通过宣教使患者和公众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类低风险但并不等于零风险的疾病,从而理解临床诊疗实践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才是解决这一「进-退」难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