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致病因是什么?基因诊断:未来诊病的重要内容

文 / 科学观察
2020-11-09 11:14

使诊断上升到分子层面上有一个重要的转折事件。20世纪70年代以前,科学界特别是医务人员一般都认为癌症是“病毒”所致。美国的科学家瓦尔姆斯及其合作者迈克尔·毕晓普的合作研究确定,“动物的致癌基因不是来自病毒,而来自动物自身正常细胞内所存在的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位于细胞核内的原癌基因是不活跃的,不会导致癌症;当受到物理、化学、病毒侵害等因素的刺激和诱发时,才被激活而转化为致癌基因的复制过程”。

此研究成果于1976年发表后,这一理论被公认,1989年这项成果被授予诺贝尔奖。此后,基因诊断对人的疾病诊治被寄予厚望,盼其能发挥重要作用,造福人类。人的疾病除了外伤,一般病因都能在基因上找到根源。因此,基因诊断就成了未来诊病的重要内容。所谓基因诊断,与当下的医疗诊断大不一样,并不是借助理化光电试剂等繁琐的化验,也不借助大量的仪器来认识你的病因、病变,而是查你的基因病历,用少许唾液或血液测试,就可在基因水平上查出病灶,找到医疗方案。

不过,近期的基因诊断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的技术和原理,在DNA水平上分析、鉴定遗传疾病所涉及的基因置换、缺失或插入等突变或功能的变异。这种基因诊断对单基因病会比较准。因为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数据和部分基因病数据库的建立,使基因检测比较正确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