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是死亡的一种形式, 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几乎没有人不对癌症心存恐惧,但是很多人在害怕的同时,刻意拒绝听到、看到有关它的一切,癌症并不意味着结束。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癌症,亦是如此。
癌症的发生是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一种整体性失调和紊乱。从中医角度讲,癌症的发生首先体现在正邪关系上:一方面正气虚弱,邪之所凑,容易产生肿瘤。另一方面邪气阻滞,经络不通,留而不去,形成肿瘤。
此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等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郁热内生。
中、西医均不可偏废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方法,延长部分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并且可以令部分白血病、淋巴瘤及绒癌等实体瘤得以治愈。但手术、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暴露其局限性,对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多无能为力。
中医常用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方法,辨证施治。通过调整身体内环境,提高生存质量,并且可以促进肿瘤患者手术后康复,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
比如,肿瘤患者常合并某些病理状况,如贫血、炎症、营养不良等,在术前1~2周配合中药治疗,调整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
手术创伤可引起气血亏虚、脏腑功能低下及伤口愈合困难等情况,中药调理可以加快术后的康复。
放疗引起的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尿赤便秘等津液亏损状况,中医用养阴生津法缓解;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用健脾和胃止呕中药治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用补气养血、填精益髓等中药治疗。
需重视四季调养除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肿瘤患者还应顺四季气候的特点和规律,对维持病情的相对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春季应预防外感和调摄情志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更要注意寒温适宜,适当进行体能锻炼,避免感冒。如家中有人患流感,可用食醋熏蒸,以净化居室环境;以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为主穴进行按摩,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
春季阳气逐渐旺盛,若肝之阳气升发太过,肿瘤患者容易出现忧虑、烦躁、易怒的情绪变化,要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利于疾病康复。
夏季养生需防暑邪、湿邪
夏季气温高,食欲减退,但基础代谢相对增高,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容易引发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C、B族和锌等)的缺乏,手术后或正在进行放、化疗的患者尤需注意,不能因为治疗的副作用强烈而减少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膏脂厚味、辛辣上火的食物。
夏季大量出汗,也会使人丢失更多的水分以及钠、钾和镁,患者每日饮水应在1500毫升以上;适当稍增加点盐的摄入;可以选择含镁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等。
预防秋燥是秋季的保健原则
夏秋之交既有夏天炎热的余威,又有秋天干燥的特点。秋季的主气为燥,燥邪伤肺,而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体液缺乏,更易使得燥邪侵袭。所以,患者应当重视补充水分,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令气液耗损,居所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秋季味过于辛,则易伤肝气,因此患者秋季饮食要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同时还要润燥、益气。
易受感冒、肺炎等冬季多发病“偏爱”
在冬季这个“危险”的季节,癌症病人更应该注意日常保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更要注意寒温适宜,避免感冒。
饮食宜温热,燥热食物不宜多吃,否则内伏的阳气会郁久化热,损伤机体。并忌饮酒御寒。
患者中偏于气虚、阳虚的人可食用羊肉、鸡肉、人参、核桃肉等;偏于血虚的人可食用阿胶、当归、银耳等;偏于阴虚的人可食用鸡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编辑:贾荣曼
审核:马骏 监制: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