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刷屏的「癌症谣言」,肿瘤专家为你一次粉碎

文 / 北肿新里程国际部
2019-04-26 20:27

“一滴血可以测癌”、“咖啡会致癌”、“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癌会传染”……爸妈等长辈是否向你传播过类似内容呢,其实真的没有比“爸妈牌谣言”更真的情。但谣言不破,有时真的很“苦”。癌症谣言,还是让专家帮你个个击破吧!

多方协作,共破谣言

2019年4月23日下午,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北京抗癌协会、北京癌症康复会协办,生命时报承办的“2019全国肿瘤防治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在本次活动上,由相关专家将8大最容易被迷惑的癌症谣言予以逐个击破。

活动以“科学抗癌,预防先行”为主题,宣传传播癌症预防、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理念及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动癌症防治知识普及。北京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院长杜鹏指出,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肿瘤的长期生存率远高于中晚期肿瘤,很多肿瘤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得到早期治疗,其治疗效果远比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要好。科学抗癌,不仅要推动早癌筛查理念,唤起大众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的意识,更要破除癌症谣言,才能让更多人学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还有,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姜雯,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吴静,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腾讯新闻较真平台主编王婧璐等。

一份癌症谣言热度排行榜

本次活动发布了癌症谣言榜单,总结了8大最热门的癌症谣言。并由杜鹏院长就一些常见、公众关注度较高的谣言进行了详细地解读。让大家对这些谣言有了清醒的认识。

数据由腾讯较真、腾讯指数支持发布

1、谣言:一滴血可以测癌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有99%的相似外表,无法在短期内用简单的方法分辨出它们和正常细胞的区别。

因此,一滴血测不了癌,基因检测、普通体检更不行。只有规范的早癌筛查能够早期发现癌症,早癌筛查专业性强,建议选择专业的筛查机构进行。

2、谣言:咖啡会致癌

咖啡致癌没有科学证据。有一些人喝咖啡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可能会使反流性食管炎加重,但说与癌相关确实有些夸张。

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3、谣言:酸性体质更易患癌

哪有什么“酸性体质”,人体为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几乎动员了所有的重要脏器和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人体酸碱平衡一点都不能出错。

4、谣言:癌会传染

具备人与人之间传染的主要特性,是在体外可以生存或有寄生物种,癌细胞不具备这些特点。

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旋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是会传染的。

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可避免感染相关细菌和病毒,从而远离癌症。

5、谣言: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癌了

肿瘤标志物在急性炎症、腹泻、烟酒、药物等刺激下都可以升高,只是升高的幅度不同,它不是癌症特有的指标,只是在某些癌晚期时升高得明显而已。

只有规范的早癌筛查能够早期发现癌症,查体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要找专业医生解读和做专科检查。

6、谣言:疟原虫可以治疗癌症

“疟原虫治愈癌症”是个科学猜想,尚在研究阶段,自媒体向大众盲目宣传夸大其词是不合适的,用“治愈”这个词更是严重误导,甚至耽误治疗。

从有限数据来看,单独用疟原虫治疗的效果并不好,加上反复感染带来的持续高烧等副作用,治疗的风险收益比是不清楚的。对患者而言,应该优先考虑标准治疗。

7、谣言:美国FDA上市“广谱”抗癌药,治愈率达75%

这个新药并非真正广谱,准确来说,只对某种特殊基因突变的癌细胞才能产生疗效。

此外这里还偷换了概念,宣传声称的“治愈率”高,事实上是“有效率”达75%。很多药物虽然有效,但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并不算治愈。

总之,对多数肿瘤病人来说,它的效果没有大家理解中的那么好。

8、谣言:糖会喂养癌细胞,癌症患者不能吃甜食

糖滋养我们身体的大部分细胞,为机体提供所必需的能量等。从癌症患者的饮食中去除糖分既不能饿死癌细胞,又剥夺了其他正常细胞宝贵的燃料来源。

不吃甜食≠不吃糖。糖的本质是碳水化合物,除了甜食,还存在于生活中多种常见的食物,如馒头、大米等主食中。因此,“不吃甜食来饿死肿瘤细胞”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