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点名的疯狂槟榔:嘴上的癌,说不出的痛

文 / 医脉通
2019-03-20 16:51

导读

应该像控烟一样控制嚼食槟榔。

来源:医脉通

作者:笨笨先生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湖南一带,有一句顺口溜几乎家喻户晓:槟榔如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永垂不巧。

直到今日,槟榔已在无声无息中潜入到了全国各个城市,各个机场、火车站,甚至各个路边便利店,就这样如某迈口香糖一样罗列在收银台旁的货架上,蔓延速度惊人,根本停不下来。

据统计,槟榔成品在国内的消费人口已超过6000万人,并且销售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但就是这样一种与普通零食并无两异的食物,与口腔健康的争议一直存在,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其列为了一级致癌物,2012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上,120种一类致癌物中就包含有槟榔果。

在很多地方,槟榔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零食,而演变为了一种社交方式,槟榔的一来一往可能就会拉近两人的距离。我们都知道一级致癌物中有砒霜、苏丹红,但那些痴迷于槟榔的人肯定会反驳:红肉和腌菜也是一级致癌物啊,人各有命,自有天注定。

也许,这次你错了。

嘴上的癌,说不出的痛

1.刘某,21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21岁的学生刘某,在大学期间同学中有人嚼槟榔,经常送给自己吃,然后也跟着慢慢吃上了,但这一吃就吃了整整两年,几乎每天都要来上七八颗。

在大二下学期时,刘某发现口腔溃疡,并且过敏,但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后来口中起了小水泡,嘴巴张不开,吃饭也受到了影响,这才来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刘某的妈妈谈起儿子因嚼食槟榔导致口腔病变,痛心疾首。

2.谭先生,39岁,口腔癌中期

39岁的谭先生,是来自恩施州宣恩县的山里汉子。自200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便前往广州打工,在工友的影响下,嚼食槟榔长达五六年之久,多的时候每天嚼一袋,没想到就此埋下祸根。

从2017年,谭先生口腔黏膜开始出现白斑,因为不痛不痒,便没有在意。但在喝酒吃辣时,白斑部位便会出现疼痛,因此戒酒、戒辣。但几个月后,他感到口腔不舒服,张口受限,于4月23日,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口腔癌中期。

谭先生谈起自己口腔癌病情时还能乐观面对,但是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儿女时,便忍不住哽咽。

3.刘先生,43岁,口腔癌晚期

43岁的刘先生,因长期嚼食槟榔患口腔癌,医生已经切掉了他的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萎缩的脸皮已经陷成了拳头大小的深坑。术后,他的左眼神经被压迫,已经彻底看不清了。

一年多后,刘先生又被查出癌症复发,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和大脑。他的癌症已经击垮了妻子,陪着上厕所,看他呕吐,听医生诉说病情,所有的一切,刘先生的妻子都已经变得麻木。只有提到槟榔时,妻子的情绪才有波动。

像刘某、谭先生、李先生这样的患者还有数千万人,他们喜欢那种一阵燥热后兴奋的感觉,喜欢那来自于一颗小小槟榔果的快感。

但其中很多上瘾的人已经遇上了麻烦,可能刚刚张不开嘴,可能刚刚被确诊为口腔癌,还可能正有一场威胁到性命的厄运向他们袭来。

而那些所有不得不经历的痛苦与磨难,都与这一小颗槟榔果有关,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触碰那“美味的毒药”该多好,但现实中并没有“如果”。

不管怎样,都应考虑国民健康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槟榔能致癌,为何还能在市场上顺畅地流通,那些口腔癌患者可以起诉槟榔商家吗?

虽然在医学上,槟榔致癌已有明证,但在法律层面上,患者们向“槟榔”索赔的诉讼之路,依然举步维艰。

2010年,湖南某大学研究生林某嚼食槟榔十余年,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周肿痛等症状,状告某牌槟榔,但以消费者败诉而告终。

曾有律师解释道,无法证明得病与长期食用槟榔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此类讼诉中最大的难点,并且,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摈榔时也不会索取发票,所以无法证明嚼食槟榔的时间。

笼罩在槟榔阴影里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独自承受着一切。

其实看到这些现状,无奈的不仅仅是这些患者及其家属,还有那些研究“槟榔致癌”的医生。有媒体报道过,与槟榔作了几十年斗争的“医学斗士”翦新春教授表示曾经受人威胁,扬言80万买他的人头,并且这还不是个例。

翦新春教授是湖南省口腔医学学会会长、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也是中国首位发现长期嚼食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病变的口腔医生,研究了大半辈子槟榔。他认为“槟榔致癌”毋庸置疑,并且不止一次呼吁媒体关注,但此举遭到了槟榔企业的联合“阻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吸烟有害健康”、“酒驾毁灭一生”的公益广告,却从未见过“槟榔有害健康”之类的警示,甚至一些槟榔产品的包装上还印上了“耐嚼不伤口”等字样进行虚假宣传。

不管背后有怎样的利益链,不管背后有多少工人们在等待着解决温饱问题,国民的健康是首先需要考虑和保证的,这也是最基本的。

要像控烟一样控制嚼食槟榔

在今年两会上,槟榔也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

多年持续对槟榔危害的宣传、对槟榔生产销售进行立法的呼吁终于有了一些实质性进展,这让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边专教授感到欣慰。

曾经,台湾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韩良俊通过研究发现,有嚼食槟榔习惯的民众,口腔癌致癌几率是正常人的28倍;嚼食槟榔又喝酒的,致癌几率是正常人的54倍;嚼食槟榔又抽烟的,致癌几率是正常人的89倍;嚼食槟榔、喝酒加抽烟的,致癌几率则是正常人的123倍。

28倍、54倍、89倍、123倍,这些是多么可怕的数字,这将给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个人造成多么严重的破坏与损失,并且不可逆转。

如果现在不采取有力措施,一旦嚼食槟榔成瘾,在更大区域弥散开来,形成巨大的消费群体,到时候再想控制严峻的局面,必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控制槟榔的销售和食用已经刻不容缓。

边专教授认为,槟榔本身是一味药,不反对槟榔药用,但由于其成瘾性,其危害不可忽视。他并不太赞同“加工方式不一样就可以减少或降低致病原因”的说话,因为导致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槟榔碱,它不会因为任何加工方式而改变其性质。

因此,应该像控烟一样控制嚼食槟榔。

其实在两会前,槟榔已经被国家卫健委和湖南省槟郎食品行业协会点名了。

2019年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通知,提出了: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2019年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指出所有槟榔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停止发布的媒介平台包括且不限于报纸、电台、电视台、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列车等,并且要求此项工作必须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

以后在湖南,甚至在其他很多地区,大家可能就再也见不到槟榔那朗朗上口的广告语了。

也许,对于槟榔来说,只停止广告宣传还远远不够……

精彩回顾

➤ 身患两种癌症,行之将死,医生却被反咬一口! | 医生变“狗”记

➤ 两会期间,全国首例因“医闹”被列入“黑名单”者被确认,44岁外科医生猝死 | 医闻天下

➤ 悲哀!医生为逃跑病人买单,被熟人“绑架”,院外不敢救人…… | 医周话题

➤ 哀恸!值班后又手术一天,年仅44岁医生倒在了手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