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里肿瘤标志物高了,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文 / 海上名医
2018-09-18 18:53

本文来源于上海疾控官方内容

随着年龄增长,疾控君“最不愿面对的事物清单”里面,多了一样——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中的不正常项总会让人沮丧。

体检报告里肿瘤标志物高了,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如果,不正常项里面,还包含肿瘤标志物数值偏高,是不是更加惊吓呢!

其实不然。

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说,体检中发现某个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高出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说明体检者得了癌症。

为什么肿瘤标志物不能准确预测癌症?

通过一两个指标就可以预测癌症,是人类一百多年以来努力的方向,但很难精准实现。这要从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说起。

肿瘤标志物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某类物质,它通常伴随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而分泌或变化。

目前人类已发现并可以测定的肿瘤标志物有一百多种,通常的检测方法是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对普通人来说,抽一管血就能够检测,安全简单。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1.对肿瘤的辅助诊断

2.对肿瘤鉴别诊断

3.观察肿瘤治疗疗效

4.监测复发以及预后评价

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基本原则》: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需要解释的是,肿瘤标志物是医学界为了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恶性肿瘤而寻找的指标。

理想

1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2仅在癌症患者体内发现

3器官定位准确

4浓度与肿瘤大小和期别存在关联

现实

1敏感性和特异性低

2正常人中也会发现

3仅少数标志物有器官定位价值(如AFP和PSA)

4通常无法判定

在理想状态下,肿瘤标志物应该是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能够准确分辨肿瘤发生的器官,但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因为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肿瘤病人体内,在某些良性疾病中也会体现,甚至健康人身上也可检出。

另外,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志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升高。所以在早期诊断方面起到的作用并不理想。

除了癌症以外,还有很多原因会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以体检中常见的五种肿瘤标志物为例:

体检报告里肿瘤标志物高了,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说了那么多,

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到底应该怎么办?

不必恐慌,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某项肿瘤标志物超出参考值范围,建议在一至两个月内进行复查,看看肿瘤标志物是一过性的升高还是持续性的升高。如果是持续性的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咨询临床医生,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试剂和仪器的不同,各检测机构对于同一个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值范围可能会有差别,因此建议尽量在同一家机构进行复查。

肿瘤标志物对癌症患者来说更有价值

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癌症治疗的疗效判断和复发监测上。

治疗后,如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内,则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检测结果下降,但仍高于参考值范围,则提示肿瘤有残留或者存在转移。如果检测结果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后再度升高,则提示有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最后

疾控君要补充一点,除了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癌、宫颈癌、肺癌以及大肠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阅读

每月乳腺自查方法很简单

预防宫颈癌,除了打疫苗,你还应知道....

大肠癌早期比例提高3倍,从循证研究到政府决策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 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讨论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393.

[2] 王辛. CA125的临床研究进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18):2096-2098.

[3] Fleisher M, Dnistrian AM, Sturgeon CM,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tumor markers in the clinic. Washington DC: AACC Press, 2002.

关注“海上名医”头条号,更多健康科普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