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发!(内附一等奖项目亮点介绍)

文 / 健康报新闻频道
2017-07-04 17:44

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16)颁奖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共有83项医学科研成果和1位获奖人荣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另有卫生管理奖2项和医学科普奖1项。

“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外科治疗及严重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技术创新”等8个项目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新型病原体组合筛查鉴定实用技术体系及应用”等25个项目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清热解毒中药救治重症脑梗死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等47个项目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证据现状与应对策略的循证研究”等2个项目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项目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

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政策奖授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谢丽娟同志。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宣读颁奖词。上世纪90年代,谢丽娟在担任上海市副市长期间,策划并推动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纯公益性的上海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基金设立20年来,实现了0-18岁上海常住少儿全覆盖,累计为160万人次支付费用18亿元。该基金的良好运行也为国家层面设计大病保障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借鉴。受助白血病患儿家长和专家、领导共同为谢丽娟颁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引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共评选出获奖尖端医学科研成果1282项,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精神,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良好风尚。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采取限额推荐方式,全国共有143个单位推荐了203项科技成果,经形式审查、网评、初审、公示、终审以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确认等环节,最终遴选出83项获奖项目。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赵玉沛院士表示,希望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勇于担当重任,勇立创新潮头,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独家协办。大会同期颁发了第三届树兰医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贺福初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获树兰医学奖;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等10人获树兰医学青年奖。 “树兰医学奖” 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设立,旨在奖掖群贤、扶植新秀,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链接:

一等奖项目亮点扫描——

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权威度那可是杠杠的,往年一等奖获奖项目中有不少日后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今年,共有8个项目摘得一等奖桂冠。这些项目不仅在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也突出推广应用,惠及广大患者。项目亮点何在?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相关专家就此进行了介绍。

1.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外科治疗及严重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技术创新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岩等

亮点: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免疫性疾病,晚期可发展至重度脊柱、关节强直畸形,使躯体极度扭曲,引发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患者致残。传统外科矫形手术效果不佳,且常可导致截瘫、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致死,是骨外科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课题组历时15年基础研究及临床攻关,建立了AS脊柱、关节畸形综合阶梯治疗新体系及多项手术技术创新,开发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和关节内植物产品;实现由国人在国际上首创新型脊柱精准去松质骨截骨术(VCD),治疗了世界上最大宗的因AS或其他病因导致的超过100度以上的重度脊柱及关节畸形致残患者,使其重新挺起脊梁,重见天日。重度脊柱畸形系列矫形新技术在欧美顶尖骨科医院及国内50余家三甲医院顶级脊柱矫形外科中心推广应用2000余例;形成了国内产学研用产业链,推动并促进了国产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

2.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难点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

完成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蒙滔等

亮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凶险,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达20%。病变过程存在两大病死高峰,其中早期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病死占65%左右,后期坏死感染病死约占30%,两者是造成SAP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是SAP的防治难点。当前对MODS和坏死感染的防治侧重于治疗,对预防重视不够,预防措施不多。该项目旨在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重点围绕 MODS与坏死感染防治进行研究,提出了“SAP-SIRS调控”理论,创建了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准化救治”特色的关键技术,显著降低病死率,为SAP救治带来突破性变革。针对MODS,创建了“SIRS调控”为主的救治技术,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等指标提前预测 MODS发生,为抢先治疗赢得宝贵时机。针对坏死感染,创建了“强控坏死-加强营养-防菌易位-局部杀菌”四联策略为主的防治并重救治技术,首次制定了坏死感染手术时机抉择的量化标准、后期血管病变分型施治策略等精准化救治技术,大幅降低坏死感染病死率。该项目成果应用于3480例SAP的治疗,病死率仅4.6%(159/3480)。参与急性胰腺炎国际诊治指南的制定。成果在61家医院应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技术建立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等

亮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恶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供者来源匮乏是限制HSCT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课题组基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抗胸腺免疫球蛋白诱导免疫耐受,成功开展了单倍体HSCT,建立了多项关键技术,使单倍体移植达到了与同胞全合移植相同的临床疗效,基本解决了供者来源缺乏的问题。多项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完善,使团队建立的原创单倍体移植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的独立体系,被国际同行称为“北京方案”,相关成果写入美国及英国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指南、美国抗感染指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复发防治共识、欧美单倍体移植专家共识,纳入亚太指南及中国共识,被意大利、以色列、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的十余家中心应用,并推广至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移植中心作为临床常规,使单倍体移植近3年来在内地成为首位移植模式,占49%。

4、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等

亮点: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单一,仍以终末期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对中早期患者“束手无策”。该项目聚焦于中早期保髋治疗。历时15年,围绕骨再生这一难点问题展开科研攻关,建立了一系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外科技术,完善了治疗规范。在国内率先通过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实施及疗效评估,使股骨头坏死“治疗窗”提前至早中期,将保髋率由59%提高至86%;打破既往认为Steinberg IV期股骨头坏死无法修复的陈旧观念,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青少年股骨头坏死可通过腓骨移植进行重建,80%的青少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了髋关节形态,髋关节功能得以保留;针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这一世界性难题,建立了内固定结合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方法,有效地攻克了这一难题,成功率达92%,达国际领先水平。

5、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

完成单位:

北京肿瘤医院季加孚等

亮点:

胃癌高发病率、低治愈率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该项目历经15年,围绕胃癌病因预防、早诊早治、综合治疗等关键问题,注重顶层设计、协同攻关,创建了一体化的胃癌综合防治体系。项目组首次在大样本人群中证实运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能显著促进癌前病变发生逆转,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9%。该项研究成果促进了胃癌高发人群病因预防这项国际性难题的解决,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制定胃癌预防策略的重要依据。建立全国首个大规模胃癌多中心研究平台,开展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综合治疗新模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倡导规范临床诊疗标准,显著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时间。辅助治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将进展期胃癌规范D2根治术后患者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从单纯手术组的56%提高到综合治疗组的78%,疗效优于国际同类研究。利用芯片技术,结合临床转化,首次确定S100A6等异常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相关,可以预测胃癌转移与复发的风险。创建国际最大规模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样本库,解决了国家重大项目样本资源短缺的难题,为胃癌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6、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靶向治疗

完成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等

亮点: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靶向治疗为肿瘤治疗带来曙光,但初期临床实践表明肺癌靶向治疗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该团队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展了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建立了我国肺癌的分子分型,包括EGFR突变型、ALK融合型、驱动基因谱分型等,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发明多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首次发现中国人群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达30.1%,高于高加索人群约10%;首次报道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率为16.1%。建立了EGFR突变型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由10个月提高到23个月。优化“个体化”方案为“精准”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到31个月。系列成果形成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策略,被写入中国、美国、欧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肺癌诊疗指南,被写入统编教材《内科学(第7版)》。

7、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

完成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志红等

亮点:

狼疮性肾炎(LN)和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和原发性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我国对这两类肾病缺乏远期预后的研究,总体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不明。国内外对这些肾脏疾病均缺乏基于发病机制的干预以及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新疗法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该项目针对LN和IgA肾病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对1814例LN和1155例IgA肾病两个大样本队列进行长期随访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LN和IgA肾病20年的肾脏远期存活率,确定了影响远期预后的临床和病理指标。建立了LN和IgA肾病的病理诊断新技术:发现循环内皮损伤标志物作为微血管病的标记,建立了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模型,提高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组织全国多中心研究,提出了肾小球系膜增生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为我国IgA肾病预后判断的病理指标。发现了与狼疮微血管病相关的基因易感性及miRNA参与IgA肾病足细胞、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新机制。首创多靶点疗法治疗LN,使LN的完全缓解率较传统疗法提高了20%,且不增加不良事件。该项目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已写入6本专著,新技术在全国5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8、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遗传性皮肤病的易感基因和致病基因鉴定

完成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学军等

亮点:

该项目获得国家“973”计划等30项基金资助,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5种疾病53个易感基因和7个基因编码变异,解析疾病遗传易感性机制;发现播散型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等3种疾病致病基因,揭示发病机制。项目组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角度揭示SLE等5种疾病临床特征、发病风险因素、遗传模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ETS1等21个SLE易感基因及遗传异质性,揭示免疫复合物形成等5个通路等对SLE发病的作用;发现银屑病LCE等16个易感基因,揭示表皮分化等3个通路介导银屑病发病;发现白癜风CCR6等9个易感基因,揭示抗原识别等4个通路参与白癜风发病;发现特应性皮炎(AD)TMEM232等3个易感基因, 揭示获得免疫等3个通路在AD中发病的作用;鉴定逆向性痤疮等11种疾病12个致病基因27个诊断靶点,为解析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认可。发表的20篇代表性论文,其中发表于Nature系列杂志8篇,总影响因子314分。被New Engl J Med、Cell、Nature、Lancet等SCI期刊他引1154次。

精华文章随机推荐 点击即可

【号外】医生告患方名誉侵权第一案,啥情况?

【快讯】“走廊医生”诉央视主持人名誉侵权一审败诉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健康报新闻频道致力于医药卫生政策公共卫生医疗技术医院信息等更新和推介,核心内容就是最专业最权威最真实最快捷的“新闻”。我们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