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专家在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 国际高峰论坛发出“云南好声音”
导 语
9月1日,第三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国际NOSES学术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遗传专委会副主委、我院副院长董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腹膜肿瘤专委会副主委、结直肠外科主任李云峰教授参会,并亮相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
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报道显示,5%~8%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已存在腹膜转移,25%~35%的复发患者会出现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仅5.2个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腹膜转移专业委员会已组织包括我院李云峰教授等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讨论通过并发表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意见(2017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遗传专委会旨在通过整合多中心医疗资源,探索中国遗传性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基因谱特征,修订遗传性大肠癌中国专家共识,进一步提高遗传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水平。
“云南好声音”
会上,我院副院长董坚教授及结直肠外科主任李云峰教授在第三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国际NOSES学术论坛上的精彩发言及交流,均表示将继续保持初心,砥砺铭行,并希望通过进一步努力能够继续在国内及国际交流会议上发出“云南好声音”。
我院副院长董坚教授介绍了云南省民族多样性背景下APC基因变异情况,并指出APC基因同义突变SNP也可引起基因功能缺陷而导致FAP发生。同时,董坚教授表示结直肠癌防大于治,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既可节省费用,又可降低发病率,提高早诊率,提高疗效。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大多为高危人群,对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家系进行登记、筛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将积极推动遗传性结直肠癌中国专家共识在云南全省的推广与普及,提高家系管理水平,提高云南省遗传性大肠癌的诊治水平。
我院结直肠外科主任李云峰教授详细阐述了腹膜癌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并从外科的角度来讲腹膜转移的治疗要点以及治疗原则是在多学科MDT讨论后,对合适的患者进行肿瘤细胞成灭术( CRS ),争取达到RO切除,以期最大程度减灭腹腔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李云峰教授表示希望继续借助专委会平台致力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方向的诊治和研究,规范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云南省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整体水平。
图文:结直肠外科 张旋
编辑:宣传科 张力元
审核:宣传科 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