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贫血乏力 警惕结直肠
关注我们
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在下降,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上升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下降,但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上升。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年轻化,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樊志敏主任说,其实肠癌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因为它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60%-7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如果能早期发现癌变的趋势,发病率能显著降低。”
“很多病人会问,医生,我没有任何感觉,为什么要让我做肠镜?”樊志敏主任说,肠道里有500克的粪便,一两克的腺瘤,你怎么可能有感觉?如果出现了“感觉”再来看,那时肿瘤已经侵犯到血管或者神经,多数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便血或大便潜血检查提示阳性的患者,要进行肠镜检查。对于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应当定期做肠镜检查,如发现结肠息肉等病变应当积极治疗,防止癌变。
另外,要重视“肛门指检”。樊志敏主任说,有60%的直肠癌是可以通过它检查出来的。超过七成的中国患者的直肠癌都很低位距离肛门很近,所以无论是肿瘤还是息肉专科医生是可以摸出来。但是现实当中,很多人在体检中常常忽视或放弃这一项,这就错过了发现肿瘤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
此外,当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时,也应当重视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等检查,因为一些老人长期贫血,脸色苍白,以为是身体虚,气血不足,走了很多医院,绕了很多弯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清宿便,排肠毒”?
不要再被忽悠了
宿便
很多广告会夸大“宿便”的危害,比如宿便产生的毒素会直接影响肠胃消化系统,让人口臭、脸色发暗、长痘痘,甚至影响人的免疫力等,很多人会长期服用“清肠排毒”的保健品,生怕肠道累积“宿便”。
“宿便本来就是一个伪科学概念” ,樊志敏主任说,所谓排“宿便”的保健品,多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蒽醌类物质,通过刺激肠壁的神经元而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这一类泻药,长期使用除了逐渐减低肠道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后续的治疗难度;另一个更大危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这类药物能导致大肠黏膜颜色的改变,在肠镜里看,大肠呈现从槟榔样花纹至黑褐色样改变,这在医学上叫“结肠黑变病”。
“十人九痔”非治不可吗
高温天气,暑湿之邪会诱发肛肠疾病的发生。再加上喝酒以及辛辣饮食,也会诱发疾病或者使得原有疾病加重。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形成痔疮的原因很多,并非所有痔疮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医生开刀有自己的原则,就是‘不治没有症状的痔疮’,如果病灶小,一年也就出一两次血,不治疗也并非不可。”樊志敏主任说,但患者需要注意日常保健工作,注意饮食规律、正常作息,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加强运动。对于痔疮患者而言,长时间的久坐不动,是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坐不动会造成腰部、臀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肛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痔疮的复发。
制作:唐境
微信公众号:lzshs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