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紫杉醇”,滴注时间却不一样!
一天,我院某病区一位医生向静配中心打来电话,询问同样剂量的紫杉醇注射液要静滴要3小时,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静脉滴注只需30分钟,为何有如此差异,能否保证安全?于是我们带着问题去查询、分析、归纳。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紫杉醇
紫杉醇是一种从裸子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分离提纯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经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是近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被认为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
紫杉醇为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腈、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根据紫杉醇的特性,开发成水剂、乳剂、胶束、前体药物、包合物、脂质体、纳米粒、药物释放支架等,现在我院主要在用的剂型有水溶液、脂质体、和白蛋白结合型。
不同剂型的紫杉醇的成分对比
同样是紫杉醇,为什么有不同的滴注时间要求?
【紫杉醇注射液】
由于紫杉醇难溶于水,紫杉醇注射剂是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的复合溶媒。
由于聚氧乙烯蓖麻油可以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可致人死亡。另外输液时间过长,会有紫杉醇结晶析出,需要通过孔径为0.22微米的微孔过滤器过滤。并要求避免使用含PVC输液器。
该剂型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如严重的过敏反应、中毒性肾损害、神经毒性和心血管毒性,必须使用抗过敏药和糖皮质激素做预处理。故为了满足浓度要求和减少过敏反应,要求滴注3小时以上。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的类似于生物膜双分子层结构。脂质体为载体的紫杉醇比普通紫杉醇注射液,既避免了因聚氧乙烯蓖麻油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也无需配备带精密过滤输液管。同时能增加溶解度、降低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改善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和提高患者耐受性。
但是由于稳定性和包封率等问题,还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这主要为紫杉醇本身引起,在使用前仍然需要做预处理,同样要求静脉滴注3小时以上。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将内源性白蛋白与紫杉醇结合,以白蛋白为基质的纳米级微粒,结合方式以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为主,白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相互扭曲成团状或蜂窝状,具有大量的空隙,空间结构有利于携带药物,加之白蛋白易溶于水,可以富集于肿瘤部位,安全无毒,使白蛋白成为理想的纳米粒载体材料。避免了因聚氧乙烯蓖麻油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脂质体稳定性和包封率等的问题。
因白蛋白属于内源性天然产物,具有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肿瘤组织在增殖的过程中倾向于大量摄取白蛋白来供给营养,更有利于药物更多地向肿瘤组织分布,起到更有效的靶向作用,提高了药物的利用效率。临床使用前无需进行相关的预处理,研究表明进入人体后15分钟即达峰浓度,最高浓度是传统剂型2-3倍,血液学毒性比例更低,因此静脉滴注只需30分钟。
通过对剂型和工艺的改良,不断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的靶向性和使用效率,这对于细胞毒类药物的改良有深远意义。
。
参考文献:
[1]董杨,施建蓉,Richard Salvi,等.抗癌药紫杉醇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3):318-322.
[2]孙敏敏. 白蛋白紫杉醇肿瘤靶向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和功效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0.
[3]程丹.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紫杉醇钱耀大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01):1-8.
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作者和来源
作者:廖庆权
审核:张广德 邱凯锋
编辑:张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