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细节,癌症预防的第一关是抵挡黄曲霉毒素

文 / 关你健康
2018-07-25 21:13

哲人们曾曰,细节决定成败。人体是动态平衡系统,也许就是那么一点差异,或者是操作失误,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细节就像那个可橇动地球的杠杆支点,把握不好就毁健康啦。关你健康,将用实锤专敲细节。今天我们来聊聊黄曲霉毒素。

不久前,韩国生产的某种花生制品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被禁止销售并召回,我国某省也在食品抽检中,发现多批次的花生黄曲霉毒素超标。黄曲霉毒素超标,之所以被严防死守,是因为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的真菌毒素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可以说,防癌不识黄曲霉,招数用尽也枉然。

我们先把观察视野移回到1960年,那年,英国有10万只火鸡病死了,随后,又有很多鸭子也跟着丢了命,因为,这种情况以前没遇到过,所以被暂时命名为火鸡X病。最终,经研究后发现,火鸡和鸭子是被饲料所害,祸首是一种叫黄曲霉的真菌产生的毒素,这种毒素被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最容易受污染的是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核桃等坚果,在调味品、奶制品、食用油等食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组织产生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细胞内进行代谢,没有经过代谢活化时无致癌性。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要远超氰化物、砷化物、有机农药等,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B1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胆管增生等;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引起肝纤维样病变。黄曲霉毒素也是已知最强致癌物,毒性仅次于肉毒杆菌,是砒霜毒性的68倍。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至少发现有18种类型,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食品中检出率比较高,2004年,肯尼亚就有125人因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而死亡。我国肝癌发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造成死亡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的51%。一种普遍的观点曾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所致。但是,有一个指标性的提示是,两广地区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胃癌等消化道癌症也较高发,而这些地区也恰恰是黄曲霉毒素检出率最高的地方,高温高湿环境与肝癌高发区重度重合,说明了其相关性。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发现,80%的肝癌病例受到黄曲霉毒素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的DNA排序观察,证实了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黄曲霉毒素就会导致基因突变,引发肝癌。在动物试验中,给小鼠注射黄曲霉毒素,所有鼠都发展成肝癌。研究人员又将小鼠的基因序列与300多名肝癌患者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并发现80%的患者的饮食中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也可导致畸胎。包括黄曲霉毒素在内的真菌毒素可通过食物摄入、皮肤接触、吸入等途径,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真菌毒素在烹饪或冷冻等温度处理下,不会被破坏,因此,唯一的预防方法就是减少接触及摄入。更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有25%的谷物受到真菌毒素污染。普通群众只能寄希望监管部门能做好检测,对个人来讲,关键是有预防意识,发现有霉变迹象的食品,特别是有霉点的坚果、花生、玉米等,要把嘴管住。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制作,以科学与人文视角多维度观察生命健康,包括医事、史话、日常、展望、心理、房内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