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丨蔡修宇教授: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高度
导读
肺癌多年来稳居我国癌症发病及癌症相关死亡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常见类型,既往非鳞NSCLC的二线标准治疗是化疗或靶向治疗,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长期生存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如今,免疫治疗发展迅速,俨然已成为晚期非鳞NSCLC的新标准。今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修宇教授撰稿,为大家详细讲解非鳞NSCLC二线治疗的新高度。
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肺癌目前仍是恶性肿瘤中的第一大癌症杀手。近20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得到了很大进步,然而,治疗进展主要集中在驱动基因的发现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对于野生型患者及其二线治疗,进展则相对缓慢。随着晚期肺癌一线治疗和支持治疗方法的改善,进入二线治疗的人群在不断增加,有50%~70%非鳞癌患者能够接受二线治疗,二线治疗策略对患者的全程管理非常重要。对于非鳞NSCLC,标准的二线治疗既往主要集中在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厄洛替尼以及抗VEGF通路药物。
2000年,多西他赛被批准用于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在接下来的十余年时间里,多西他赛被作为非鳞NSCLC二线治疗临床研究的标准对照方案。2004年,培美曲塞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JMEI的最终结果显示[1],与多西他赛相比,培美曲塞疗效虽然相似,但安全性更好。培美曲塞组与多西他赛组的中位生存期(mOS)为 8.3 月vs 7.9 月,1 年生存率均为2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粒细胞缺乏性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脱发等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培美曲塞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多西他赛组,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批准用于二线治疗的第三种药物是厄洛替尼,该药物在双盲Ⅲ期随机BR21研究中进行评估显示[2]:厄洛替尼150mg/d比安慰剂更有效,厄洛替尼组和安慰剂组mOS分别为6.7个月vs 4.7个月(HR 0.73,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2.2个月 vs 1.8个月(HR 0.61,p<0.001),降低疾病进展风险39%,同时在咳嗽、呼吸困难和疼痛方面显示出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2014年《Lancet Ocology》公布了尼达尼布联合多西他赛在晚期NSCLC二线治疗中的疗效(LUME-Lung)[3],尼达尼布联合多西他赛较安慰剂联合多西他赛显著提高了患者PFS(3.4个月vs 2.7个月,P=0.0019),且有提高OS的趋势(10.1个月vs 9.1个月,P=0.2720)。亚组分析发现,在腺癌亚组中,联合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了患者的OS(12.6个月vs 10.3个月,P=0.0359),但在鳞癌亚组中两组OS相似(8.6个月vs 8.7个月,P=0.8907)。基于此,2014年9月欧盟批准了尼达尼布作为肺腺癌二线治疗的一个新选择。同年底《Lancet》在线发表了REVEL研究的最终结果[4],1253例一线治疗失败的Ⅳ期NSCLC患者(包括鳞癌),随机分为雷莫芦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组(628例)和安慰剂联合多西他赛组(625例)。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对照组能够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ORR)(22.9% vs 13.6%,P<0.001)、PFS(4.5个月 vs 3.0个月,P<0.0001)及OS(10.5个月 vs 9.1个月,P=0.023)。FDA迅速批准了雷莫芦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作为NSCLC二线的标准治疗方案。
近年来,免疫治疗开始风起云涌,作为首个PD-1抑制剂治疗NSCLC的临床试验,CA209-003研究的5年随访数据表明,既往接受过1-5线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Nivolumab后, 5年OS率为16%,75%的5年存活患者仍处应答状态;而既往晚期NSCLC的5年生存率仅为4%~6%。而且,有研究发现,与靶向治疗相比较,免疫治疗有明显的OS“长拖尾”效应,这可能与肿瘤免疫应答的持续识别以及免疫记忆有关。此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免疫治疗的高效低毒以及长期应答性,将非鳞NSCLC的二线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Nivolumab
在CA209-003研究的5年随访数据中,非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15%。目前唯一针对非鳞癌二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057证实了Nivolumab在非鳞癌二线治疗中的地位。CheckMate 057是一项随机化的Ⅲ期临床试验[5],在含铂一线化疗方案进展后评估Nivolumab与多西他赛的二线治疗结果,纳入了582名非鳞NSCLC患者。Nivolumab的18个月生存率为39%,而多西他赛为23%。在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中, mOS为12.2个月,而多西他赛组为9.4个月(HR 0.73,P=0.002)。此外,Nivolumab治疗的平均缓解时间为17.2个月,而多西他赛组为5.6个月。基于这些结果,FDA批准Nivolumab用于非鳞NSCLC的二线治疗。
试验中还分析了PD-L1的表达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用Dako28-8兔单克隆抗PD-L1抗体进行IHC检测,并定义了三种PD-L1的表达水平:≥1、≥5或≥10%。研究发现,PD-L1表达似乎可以预测Nivolumab的获益。对于PD-L1低表达亚组,Nivolumab组和多西他赛组之间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阳性表达组,Nivolumab组的反应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这使得Dako的PD-L1抗体被批准作为Nivolumab在非鳞NSCLC患者中的补充诊断方法。
CheckMate 057的2年随访数据更新于2016年ESMO会议,与多西他赛相比,Nivolumab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显著延长(17.2 vs 5.6个月),2年生存率达29%,与基线水平相比,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2017年ESMO会议更新了CheckMate 057试验3年随访(中位随访40.3个月)数据,结果显示,Nivolumab的中位DOR再次显著延长(18.3 vs 5.6个月), Nivolumab存在持续的OS获益,预计3年OS率为18%,且有部分患者(23%)仍在持续应答,耐受性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2017年12月1日,CheckMate 078临床试验由于 Nivolumab治疗组患者OS获益达到预期研究重点而提前结束。CheckMate 078是第一个在中国开展的Ⅲ期肺癌免疫治疗注册临床试验,该研究主要在中国进行,在香港、俄罗斯、新加坡都设有研究中心。该试验纳入504名患者,451名来自中国,45名来自俄罗斯,8名来自新加坡,均为鳞状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显示,与多西他赛相比,Nivolumab在主要终点OS上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获益优势(12.0个月 vs 9.6个月,p=0.0006),不同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均观察到OS获益。此外,在另外两项次要终点,ORR和mDOR上,Nivolumab也显示出较多西他赛更好的效果。Nivolumab和多西他赛组的ORR分别为16.6%与4.2%;mDOR分别为‘尚未达到’和5.3个月。Nivolumab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组(分别为10%和47%)。Nivolumab组因3-4级TRAE停止用药的患者比例为(3%),同样低于多西他赛组(5%)。这一研究第一次证实了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在中国人群中对比标准多西他赛二线治疗NSCLC具有显著的总生存获益。基于此项研究的最初结果,Nivolumab将有望成为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治疗的标准选择。
Pembrolizumab
KEYNOTE系列试验为Pembrolizumab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KEYNOTE-010是国际Ⅱ/Ⅲ期临床试验[6],该试验仅纳入了既往接受过一线含铂方案化疗且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患者PD-L1检测值需TPS≥1%,且没有限制入组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研究共入组1034名患者,接受Pembrolizumab每3周2mg/kg(n=345,其中非鳞癌240例),Pembrolizumab每3周10mg/kg(n=346,其中非鳞癌244例)或多西他赛每3周75mg/m2(n=343,其中非鳞癌240例)。在总体人群中,Pembrolizumab 2mg/kg剂量组的OS为10.4个月;10mg/kg剂量组的OS为12.7个月;而多西他赛组为8.5个月。亚组分析显示,非鳞癌组患者的OS获益高于鳞癌组,而PFS获益非鳞癌和鳞癌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其中28%的患者(n=633)中观察到高PD-L1表达(TPS≥50%),并且Pembrolizumab的获益在该组中更显著。Pembrolizumab 2mg/kg组的平均总生存期为14.9个月,10mg/kg组为17.3个月,而多西他赛组为8.2个月。在TPS≥50%组中,与多西他赛相比,使用Pembrolizumab的患者PFS显著改善,这与总体群体和CheckMate 057结果相反。对于具有任何PD-L1表达的患者,特别是对于TPS≥50%的患者,晚期NSCLC二线和超线治疗中Pembrolizumab的KEYNOTE-010 Ⅱ/Ⅲ期数据巩固了其地位。
Atezolizumab
Atezolizumab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已被批准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抗PD-L1单抗。POPLAR研究是一项Ⅱ期随机试验[7],纳入先前接受过一线含铂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277名患者入组并接受每3周Atezolizumab 1200mg(n=142,其中非鳞癌95例)或多西他赛75mg/m2(n=135,其中非鳞癌95例)的治疗。与多西他赛的9.7个月相比,Atezolizumab将OS提高到12.6个月。其次,Atezolizumab组的mDOR为14.3个月,观察到持久的反应,而多西他赛组为7.2个月。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无PD-L1表达组患者的mOS,使用Atezolizumab(9.7个月)对比多西他赛(9.7个月)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对于肿瘤细胞或TILs上的任何PD-L1表达的亚组,与多西他赛相比(9.2个月),Atezolizumab组mOS改善明显(15.5个月)。这些数据表明,Atezolizumab的确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生存率,PD-L1表达能够作为预测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Ⅲ期OAK试验进一步支持了晚期NSCLC中Atezolizumab的疗效,从而使其在FDA获得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适应症。OAK[8]随机入组1225名患者,接受与POPLAR研究相同剂量的Atezolizumab(n=609,其中非鳞癌313例)或多西他赛(n=578,其中非鳞癌315例)。在总体人群中,无论PD-L1表达如何,与多西他赛组(9.6个月)相比,使用Atezolizumab组的OS改善明显(13.8个月)。高PD-L1表达亚组的获益更为明显。亚组分析显示,非鳞癌组使用Atezolizumab的OS为15.6个月,对比多西他赛组的11.2个月。
Durvalumab
Durvalumab是一种人源性PD-L1抗体,目前已被FDA批准应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癌,此外,PACIFIC研究也显示,采用Durvalumab在同步放化疗后进行维持治疗,能够极大的提高ⅢB期NSCLC患者的临床获益,显示出Durvalumab在NSCLC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有Durvalumab用于非鳞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但是,2016年WCLC报道的ATLANTIC研究显示其对于二线以上的NSCLC患者具有临床获益。
ATLANTIC研究是一个单臂的Ⅱ期临床研究[9],入组既往接受多线治疗(>2线)失败的Ⅲ期Ⅳ期NSCLC患者,结果显示,对于PD-L1表达>25%的患者,其mPFS为3.3个月,mOS为10.9个月,而对于PD-L1表达<25%的患者,其中位PFS为1.9个月,mOS为9.3个月,对于PD-L1表达>90%的患者,其mPFS为2.4个月,mOS未获得,所有队列的亚组分析显示鳞癌与非鳞癌患者的ORR相似。该研究显示,对于二线以上的NSCLC患者,Durvalumab能够获得较长的缓解时间,为其下一步进军二线治疗方案打下了基础。
Avelumab
Avelumab作为第5个上市的PD-1/PD-L1药物,目前已经获得FDA关于默克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膀胱癌的适应症。在NSCLC领域,2017年3月Lancet Oncol发表了一项Avelumab剂量递增性治疗二线以上的NSCLC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10],其结果显示,184名患者中,22名(12%)获得明确的客观缓解,包括1名完全缓解,21名部分缓解,70名(38%)疾病稳定,ORR达到12%,DCR为50%,中位OS为8.4个月。这一结果显示,在经治NSCLC患者中,Avelumab显示出了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从而为Avelumab在NSCLC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2017年,Avelumab的肺癌Ⅲ期临床因中途更改试验设计,将人数从420人增加到1095人,并且只招募PD-L1高表达患者,令这个试验延迟约两年时间,但其结果也十分令人期待。
总结
2015年开始,NSCLC的治疗正式进入免疫治疗新时代,CheckMate057、KEYNOTE-010以及OAK三大研究正式确立了免疫治疗在非鳞NSCLC的二线治疗地位,由于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最新NCCN NSCLC指南推荐Nivolumab等PD-1/PD-L1抑制剂作为非鳞癌的二线治疗首选方案,推荐所有非鳞NSCLC患者使用Nivolumab和Atezolizumab作为首选二线治疗方案,推荐PD-L1表达³1%的非鳞NSCLC患者使用Pembrolizumab作为首选二线治疗方案。Durvalumab与Avelumab作为后起之秀,在NSCLC治疗领域已经展示出良好的临床活性,但其在非鳞癌的二线治疗地位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总之,PD-1/PD-L1抑制剂已经显著改变了晚期非鳞NSCLC的二线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1] Hanna N,Shepherd FA,Fossella FV, et al. Randomized phase Ⅲ trial of pemetrexed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J]. J Clin Oncol,2004,22(9):1589-97.
[2] Shepherd FA, et al. Erlo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 sma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05;353:123–32.
[3] RECK M,KAISERR,MELLEMGAARD A,et al.Docetaxel plus nintedanib versus docetaxel pl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LUME-Lung1):a phase3,double-blind,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 Oncol,2014,15(2):143-155.
[4] GARON E B,CIULEANU T E,ARRIETA O,etal.Ramucirumab plus docetaxel versus placebo plus docetaxel for secend-line treatment of 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fter disease progression on platinum-based therapy (REVEL):a multicentre,double-blind,randomised phase3 trial[J].Lancet,2014,384(9944):665-673.
[5] Borghaei H,et al.,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J]. N Engl J Med,2015, Oct 22;373(17): 1627–1639.
[6] Herbst RS,et al.Pembr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D-L1-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EYNOTE-010):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2016,387: 1540–50.
[7] Fehrenbacher L,et al.Atez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OPLAR):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2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6 Apr 30;387(10030):1837-46.
[8] Rittmeyer A,et al.Atez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AK): a phase 3, open-labe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17 Jan 21;389(10066):255-265.
[9] Marina Garassino,Results from the Phase 2 ATLANTIC Study:Durvalumab in ≥3rd–Lin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GFR/ALK Wild–Type NSCLC:2016 WCLC.
[10] Gulley GL,et al. Avelumab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AVELIN Solid Tumor): dose-expansion cohort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1b trial. Lancet Oncol,2017,18 (5) :5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