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救命药缺货!为何这些好药一降价就买不到了?

文 / 清与风相远
2018-06-11 12:45

近年来,一些治疗效果好、价格低的救命药出现断货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头条,让人十分揪心。近日,这种事又出现了。多家媒体报道,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断货。

回顾这些年出现的药品断货现象,我们发现,被断货的往往是一些已经纳入医保的、大病重病的首选用药。

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癌症化疗药“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救命药断货,严重危害病人

这些救命药出现断货后,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患者要么退而求其次,选择效果差一级的药品,要么就得选择价格昂贵得替代药品,有的患者家属甚至不得不冒着风险、花大价钱到“黑市”去找黄牛买药。

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癌症化疗药物,对儿童的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以及妇科的绒毛膜癌等有确切疗效。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为何低价救命药总是断货?

这些出现断货的救命药,既有国外的进口药,也有国内生产的药品,但是无一例外,它们都是价格相对比较低廉的药品。为何这些好药价格一降低,就从市面消失了呢?究其原因,进口药和国产药还不一样。

国产药价格一降低就出现断货,主要原因是商家追逐利润、市场调节失衡导致。

1、利润低、药店不卖

对于这种价格低的救命药,由于利润低,很多药店不卖。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作为一种助消化的常见药,售价为0.9元的“干酵母片”已经很难在药店里买到了。店员推荐的多为诸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对此,永安堂大药房店员说:“现在哪个药店还卖9毛钱一包的药,都不挣钱。”

2、厂家将药品改头换面,重新提价

对于低价的救命药,生产厂家采取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继续生产,包括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起新名,把低价药改头换面变成另一种药,然后把价格大幅度提高上去。

比如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原来的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变为50毫克、1克……药的主要成分及疗效差别不大,可价格一下就翻了十几倍。

于是原先的低价救命摇身一变成了高价药。

进口抗癌药降价,产量不足导致断货

而对于进口抗癌药,一降价就断货,主要原因是生产数量不够、供不应求。

以抗癌药赫赛汀为例。由于国家近年来持续通过零关税、价格集中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等措施努力降低进口抗药的价格。两年前,抗癌药赫赛汀的国内市场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高达四五十万元。但经过2017年的价格集中谈判后,赫赛汀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成为第一批通过以量换价从而压低价格的进口抗癌药,其价格降至每单位7600元,降幅约为70%。由于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如何防范低价救命药“降价死”?

对于国产的低价救命药“降价死”现象,必须国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调控,比如对于低价救命药采取企业自主定价,严格控制药品申请更换规格、名称等行为。

而对于进口抗癌药,国家相关部门在价格谈判中,必须要求跨国药企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波动有所预见和准备,优化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条,保证相对稳定的供应量,或许能有效预防进口药“降价死”现象的发生。


加拿大瑞得生滴丸,含8种高活性稀有人参皂苷,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降低肿瘤耐药性,减少癌症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