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攻关,让癌症早“现形”,这个院长团队不简单!

文 / 齐鲁壹点
2018-05-18 08:17

5月17日,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公布,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教授带领下,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青岛博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时15年合作完成的《恶性肿瘤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一针对肿瘤早筛的项目,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让无数普通肿瘤患者真正实现肿瘤的早筛早治,从而改善预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5年攻关,让癌症早“现形”,这个院长团队不简单!

项目带头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代表团队领奖。

早发现率低,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西方

“癌症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危害大众健康,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介绍说,我国的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全球27%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均发生在中国,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恶性肿瘤普遍发现晚,确诊时已是中后期,很多患者都失去治疗机会。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早诊率。

但在世界领域,能在肿瘤早期就检测出的肿瘤标志物还非常有限,这是因为,目前的检测手段,往往需要其在血液中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能检出,而这时往往肿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而目前临床体检上常见的一些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检测项目,也只对几种常见肿瘤具有敏感性。

王传新带领的此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恶性肿瘤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其中很大的成果之一就是解决了肿瘤的早发现问题。

5年攻关,发现33个关键分子靶点

一方面是癌症早筛的技术手段、产品匮乏,一方面是市面上仅有的癌症筛查产品知识产权都归属国外,早在15年前,现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就立志要攻克这一难题。

“那些年,王教授常常为了一个小问题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也有很多时候可能做半年的研究,最后都白做了,要重新开始。”项目团队成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杜鲁涛博士介绍说。

在这种执着发现的过程中,15年时间里,王传新团队先后发现了肿瘤发生、转移、耐药等相关的33个关键分子靶点。这些“珍贵”的分子靶点,不仅为发现用于癌症早筛的肿瘤标志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还可在更远的未来应用于新药研发等众多研究方向。

2013年,王传新团队建立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核酸检测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快速、定量、稳定且高效地检测出用于肿瘤诊断的关键指标——循环核酸,为今后循环核酸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工具”,也使很多肿瘤早筛技术落地成为可能。该技术问世后,应邀在AACC第66和68次年会做专题报告,共获得六项专利、NACB杰出奖和亚太APFCB杰出贡献奖。

广谱肿瘤早筛试剂盒上市,惠及更多居民

2014年,王传新团队再次推出“成果”,他们携手青岛博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唾液酸、羟脯氨酸联合检测试剂盒上市。

“这是一种广谱的早筛试剂盒。”王传新介绍说,此前的检测方法,由于需要在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高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往往查出来的时候患者已经是中晚期,而这种试剂盒对常见的多种肿瘤都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可以实现早期发现;尤其是对于卵巢癌和结直肠癌,还显示了很好的特异性——数据显示,这种新型的检测试剂盒对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达到82%和87.5%,显著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CA125和HE4。目前,这种检测试剂盒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等全国7省市5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近三年检测临床样本80余万人份。

业内人士评价说,普通百姓使用这种研发的联合检测试剂盒进行癌症的早筛,花费远远低于肿瘤早筛传统常规项目。

依托检验大数据,从治疗转向预防

对于肿瘤防治未来的方向,王传新表示,目前他和团队正在致力于做肿瘤循环分子标志物的大数据研究,从而分析出肿瘤患者群体发病前的一些规律,把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

“在未来,可能通过看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你在没有出现任何体征和改变的情况下,我就知道你要长肿瘤了,要纳入重视范围了,这比肿瘤早发现更早一步,也会让大众获益。”

王传新表示,近年来欧美国家发病率、死亡率都出现下降的趋势,与他们早发现,甚至对高危因素发现后的提早预警分不开。“目前我们国家,在食道癌高发的东平,以及胃癌高发的临朐等地,也都在进行这种高危因素的干预。这将是一个新的也非常具有意义的课题。”

该团队将进一步依托检验医学大数据平台,融合山东省17市50余家医院肿瘤人群的检验数据,实时评估山东省不同地区恶性肿瘤患者检验指标变化,综合分析恶性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开展积极有效的预警、早诊及干预研究,有效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孔雨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