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 用爱浇灌生命之花

文 / 海南省肿瘤医院服务号
2018-04-21 15:12

用爱浇灌生命之花

2018年3月底,来自儋州的乳腺癌患者陈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但此行对陈阿姨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笼罩在她心头半年的心病,那迟迟未愈的左侧乳房术后伤口,终于在肿瘤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下完全愈合了。“真没想到我乳房上的大洞竟然能长好,若不是遇到这些医术高超、心有大爱的医生护士,可能几个月前我就因为中度抑郁症自杀了断了。”如今,陈阿姨顺利走出人生阴霾,终于安心进入了全新的放疗疗程。爱,是一剂良药,它让绝望的生命绝处逢生。

01

瘤取出了,伤口却不愈

2017年8月的一天,陈阿姨平静的生活被一纸诊断书彻底打破。她看着“乳腺癌”的诊断结果,瞬间感觉人生无望,仿佛拿到的是一个死缓判决。回想就在几天前,她无意间摸到左侧乳房有一个不疼不痒的小肿块,就去医院做了检查,谁知结果却如此出人意料。

“得知患病后,我被一种无法控制的恐惧感笼罩着。好在家人一直陪在身边给我安慰,为我打气,我才最终鼓起勇气面对这个病。”陈阿姨说,她的病刚确诊,在深圳工作的大女儿小炎就果断辞掉了工作,选择回家贴身照顾她。还在读大二的小儿子也很懂事,一直鼓励母亲治病。2017年8月29日,陈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外院接受了左乳腺癌保乳术。

手术进行的很顺利,那个30mmX30mm的小肿瘤也被成功取出,术后病理提示需进行化疗。一切本应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没曾想术后的陈阿姨在出院养伤等待化疗期间,因引流瓶引不出血水,导致乳房伤口发炎。她辗转海口多家医院治疗,伤口炎症却总不见好转。

陈阿姨术后已接近一个月,而 “术后一个月内”正是对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最佳时间。作为高复发风险患者,化疗带来的伤口持续不愈,致命风险远低于癌症复发,经综合考虑,2017年9月20日,陈阿姨接受了第一次化疗。

“术后三个月,我的手术伤口一直没好转,还会有难闻的血水从伤口内渗出,这让我非常绝望,感觉它像是在提醒我,我的病没得治了。”陈阿姨告诉笔者。

02

当生命遭遇病痛碾压,她选择了自杀

对陈阿姨来说,除了伤口不愈的困扰,化疗产生的严重副作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化疗后,我脱发、食欲不振、体虚乏力,长期失眠,感觉自己就像行尸走肉。化疗会造成血液里白细胞减少,我就打了升白针,没想到这副作用我根本顶不住,骨头酸痛就像被钳子夹住一样。”陈阿姨告诉笔者,化疗两个多月以来,她从原先的105斤瘦到92斤,扛到11月底的第四次化疗,她就彻底崩溃了,只想着放弃生命不再给家人增加负担。

从陈阿姨手术就一直陪在身边的小炎,目睹了她母亲四次求死的经过。“出走、跳河,割腕(吃安眠药),跳楼,这些寻死的方法她都用了。”小炎说,从母亲精神抑郁出现自杀征兆后,父亲也辞去了工作,和她一同照看母亲,就怕照顾不周母亲出现意外。

据小炎讲述,陈阿姨的前三次自杀发生在儋州老家,尤其是割腕那次最为危险。那段时间陈阿姨心情不好,把心封闭起来,家人每天都会开导她。出事那天,她还说要坚强起来,没曾想当晚就割腕了。“事发当晚她睡得早,幸亏表姐有事找她,叫门不应才引起警觉。我们合力顶开门,看到她手腕在流血,她还吞下了治疗她失眠的20片安眠药……我们赶紧送她去医院包扎、洗胃,要不真就酿成大祸!”

对于2017年12月23日的那次医院跳楼事件,小炎至今心有余悸。小炎回忆,那天午后,她在病房午睡,正巧父亲下楼取东西,母亲就趁人不备悄悄推开了病房窗户从七楼往下跳,好在窗户缝隙较小她被卡住了。“隔壁屋的阿姨开窗时发现有人挂在窗外就大声呼救,我才被瞬间惊醒。护士们及时赶到,一把抱住母亲,小心将其拖出,才再次让她化险为夷。”

陈阿姨的过激行为一次次牵动着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心。为了控制患者情绪,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017年12月,在医生的建议下,家人带着陈阿姨去海南省安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陈阿姨患有中度抑郁症,需服药治疗。小炎说,“妈妈的情况需要长期服药,有时她会抗拒不愿吃,我就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她吃,就像她小时候照顾我一样。”

03

别再做傻事,你的病我们有办法

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怀抱最后的希望,陈阿姨一家慕名找到了海南省肿瘤医院原肿瘤综合(一)科(现更改为胃肠外科二、乳腺中心)赵曦主任及其团队寻求更加专业的医疗救治。经检查发现,患者的未愈伤口有半个巴掌大小,暴露在外的创面形成一个大溃疡,呈边长为6公分的等边三角形。在保乳手术的皮瓣下方还有一个直径7公分的大空洞,有恶臭液体不断流出。伤口已形成慢性的肉芽创面,伤口长久不愈与患者自身机体条件和术后伤口处理不当均有一定关系。

“患者的心病来源主要是乳房伤口,还有就是化疗的副作用。在目前已完成4次化疗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调整治疗方案,停止化疗,满足她治愈伤口的迫切需求。虽然患者有过多次过激行为,但她的病我们是有办法的,我们会选择继续为她治疗。”赵曦主任还告诉笔者,陈阿姨的乳腺癌属于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病人家属付出很多,丈夫女儿双双辞职陪护,这对普通家庭来说难能可贵。“我们团队有足够的信心用最大的温情去感化患者,尽全力帮助这个家庭。如果现在放弃医治,这个家庭可能就真正悲剧了。”

就这样,赵曦主任为陈阿姨量身制定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只因一句“你的病,我们有办法”,2017年12月底,陈阿姨再次投入治疗,为久治不愈的伤口做最后的努力。

为了使术后留下的乳房空腔尽快收缩愈合,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为期20天的真空负压引流和三次清创缝合手术。陈阿姨的肉芽生长特别缓慢,原计划进行10天左右的负压引流就能使创面拉合,最后生生用了20天才达到效果。与此同时,赵曦主任在春节前后为患者进行了三次清创缝合手术,进一步促进伤口愈合进程。据赵主任介绍,第一次手术主要是清创,将乳房皮瓣下的空洞打开,彻底清理创面,配合负压引流,缩小乳房下空腔。第二次是进行皮瓣转移,处理整个乳腺皮肤的潜行滑行皮瓣,把乳腺下的组织整个往上挪,再将皮瓣移上去,把大部分创面覆盖住。第三次是将张力比较大的小缺口再次进行拉合,完全覆盖创面。据了解,首次的清创手术后,陈阿姨就因伤口的显著改善情绪缓和很多,治疗配合度空前提高。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也体现出满满的人性关怀。护士长宁秀婷特意将陈阿姨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以方便查房、照顾;同为儋州老乡的护士黎八妃经常抽空到病房“串门”,陪阿姨话家常;管床医生蒙燕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此外赵曦主任还多次邀请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邵永孚副院长、钱永主任等进行专门查房,给予专业的治疗指导建议……慢慢的,陈阿姨变了,她从最初对人“爱答不理”到后来“主动搭话”,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逐渐打开了陈阿姨冰封的心扉,把她从抑郁、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随着伤口的日渐好转,陈阿姨的抑郁症也由中度转为了轻度。

04

有一种放心,叫一家人的健康交给你

在治疗过程中,陈阿姨和家人最信赖的人非赵曦主任莫属,这种信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沉淀于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生长在细碎的朝夕相处中,是那一件件令人动容的小事汇聚成一条爱的纽带,连结着真挚纯粹的医患感情。

“赵曦主任为人很实在,他是那种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因为我的伤口很难愈合,赵主任就特意从广州为我带来一种消炎、促进肉芽生长的银离子敷料,免费让我敷用。我出院回家的时候,他还特意将敷料剪切成块,方便女儿为我更换。”陈阿姨讲起赵曦主任的好,立刻变得滔滔不绝。她告诉笔者,之前在医院化疗的时候胃口不好,吃不下饭,为了保证她的营养,赵主任就邀请她和家人到他附近的住所煮东西吃。不仅如此,无论手术多晚,赵主任都会在下班前来到陈阿姨病房看伤口,为她亲自换好药后才离开。在回老家养伤期间,他还嘱咐小炎把每天为母亲换药的照片定时发给他,有疑问就留言,他们看到就会及时回复。“我们跟他非亲非故,他却这样照顾我们,真是医者父母心,如果我再做傻事,真是对不住他们这些好医生了。”

赵曦主任告诉笔者,肿瘤患者是很特殊的群体,疾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病人术后还需要经历长期的放化疗,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很重要。“为了加强医患互动,科室一直使用医生随访平台(医随网)关注科室出院后的病人,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加入。患者可在平台上定向发布消息,只有相关管理组医生可以看到信息,并随时给患者建议。”小炎说,2018年3月中旬,她把和妈妈外出打羽毛球的照片通过医随发给管理组医生。赵主任看到照片及时给她留言,说尽量不要打羽毛球,运动剧烈,怕对伤口恢复不好。

正是这一点一滴小事的累积,才让陈阿姨一家对赵主任及其团队的医术和医德充满信任。他们介绍亲朋好友来海南省肿瘤医院体检身体,甚至小炎父亲的眼睛里长了一个眼睑肿物,他都特意来海口找赵主任为他切除。2018年3月16日,趁着陈阿姨来医院检查伤口的空挡,小炎父亲又请赵主任为他微创切除了结肠息肉。“我相信赵主任,我愿意把健康交给他。”小炎父亲憨厚地说。

对陈阿姨来说,从去年八月查出患癌到接受乳腺癌保乳术;从术后七个月伤口不愈、饱尝化疗煎熬到今天的伤口痊愈、顺利接受化疗;一度中度抑郁的陈阿姨四次自杀未遂,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大爱医治和家人的温暖守护下逃过了命运的致命一击。是爱浇灌了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是爱完整了一个家庭,放它继续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展芳华。

小炎的文字体现母女情深

文&版式/贾慧娜 审稿/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