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 王任直点评2017版WHO垂体肿瘤最新分类 提出“难治性垂体瘤”
神外前沿讯,《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内分泌肿瘤分类》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关于对垂体肿瘤的分类作了全新描述。中国华医学杂志组织了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多位专家多角度进行解读,并在2018年3月6日第98卷第9期上发布:
日前,这5篇解读已在中华医学杂志官网上线,全文请访问中华医学杂志官网 http://nmjc.net.cn
神外前沿近日邀请本次解读组稿专家之一、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任直教授对《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内分泌肿瘤分类》进行了点评,点评如下:
王任直教授点评2017版新分类
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分类发布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多位专家写了四五篇文章多方面对此进行解读,文稿发表在《中国华医学杂志》上,希望分类对国内临床医师对衙体肿瘤有指导意义的。
第一大变化,提出“难治性垂体瘤”和取消“非典型垂体腺瘤”
2004版WHO垂体肿瘤分型中,首次提出了“非典型垂体腺瘤”,即当肿瘤有丝分裂指数升高,Ki-67≥3%或p53阳性,腺瘤可定义为非典型垂体腺瘤,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2.7%~15%。
2017年WHO垂体肿瘤分型中取消了“非典型垂体腺瘤”,主要原因是在临床上,非典型垂体腺瘤与典型垂体腺瘤之间,其复发、生存率等没有很大差别。同时,正式提出“难治性垂体瘤”的英文概念,但没有明确定义/标准。
实际上,协和医院垂体瘤治疗中心关注“难治性垂体瘤”很长时间了。综合相关文献,“难治性垂体瘤”定义或标准有几条:1、经过常规治疗手段以后,仍不能控制肿瘤生长和(或)激素分泌的,这些常规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放疗/伽玛刀等;2、增大的肿瘤和(或)高激素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预后较差,但肿瘤尚未出现蛛网膜下腔或远处转移。“难治性垂体瘤”更多从临床转归角度对肿瘤进行定义。
2017年WHO新分型提出“难治性垂体瘤”概念,说明国际也认可,垂体瘤中会有一部分是“难治性垂体瘤”是致命的,而此之前大家普遍垂体瘤为良性肿瘤。这会让更多人关注垂体瘤中有一部分为“难治性垂体瘤”。这是第一大改变。
第二大变化,垂体瘤也有类脑胶质瘤某些特性
2017年WHO新分型提出分子基因检测,类似脑胶质瘤,“难治性垂体瘤”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靶向药物,精准治疗。这是之前垂体瘤也没有人提出的。
“难治性垂体瘤”也有类脑胶质瘤特性,而且因治疗不当可以人为造成的“难治性垂体瘤”。无论垂体腺瘤还是脑胶质瘤,首次治疗很重要,若第一手术或伽玛刀等治疗不适当,每一次治疗都会不同程度加重了细胞增值/恶性能力加强等,如垂体瘤Ki-67增高等。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垂体瘤又有其特殊性:
第一,关于垂体癌诊断,一定要有远处转移的肿瘤才能诊断为垂体癌,如果没有远处转移,再严重也为称之为“瘤”,这和胃癌、肺癌等其它癌是有区别的;
第二,垂体腺瘤中有些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不生长了,且这部分病人比例并不少,相关文献有1/10或1/100之说,但为何这些肿瘤不生长,目前还解释不了。
王任直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余年,每年完成200余例各种类型的手术,尤其擅长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脑干肿瘤、脑血管病、脊髓髓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在垂体性疾病、颅咽管瘤及脑血管病等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前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前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秘书长,多种国家和省市基金项目评委。
相关访谈:
[述评]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分类的解读及启示(摘要)
作者:刘小海 焦宇辰 王任直 (北京协和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
[述评]结合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新分类,规范我国垂体腺瘤的诊治 (摘要)
作者:吴哲褒(上海瑞金医院)
[专家论坛]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分类的临床意义 (摘要)
作者:陈娟 雷霆(武汉同济医院)
[专家论坛]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最新分类的病理学意义 (摘要)
作者:霍真 钟定荣(北京协和医院)
[标准与规范]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垂体肿瘤最新分类 (摘要)
作者:吴哲褒(上海瑞金医院)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