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发的5大恶性肿瘤,专家教你怎么防!

文 / 小雅之屋
2018-02-28 10:27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列前5位的恶性肿瘤。癌症已经变成诸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常见的慢性病,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量惊人,三四十岁得癌的越来越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金川为网友在线答疑,并支招正确的防癌抗癌之道。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肿瘤来了

癌症常常突然来临,让人措手不及,如果我们能早点发现它的蛛丝马迹,或许能在癌前病变时扼制住它。“癌症早期都有什么表现?”这是许多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其实所有的癌症早期表现都是不很典型的,等有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金川主任表示,当身体出现某个症状,处于持续存在不能缓解时,一定要尽早上医院就诊检查,警惕肿瘤。

第1位:肺癌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或血丝痰,活动后气促。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要警惕是不是肺部肿瘤。

检查建议:做一次胸片检查,胸片有问题应该进一步做胸部低剂量CT。

第2位:胃癌

常见症状:上腹部出现不舒服,胃痛、胃痛、饱胀,呃逆,拉黑便(需考虑胃出血量比较多)。

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检查前不要吃动物内脏、血制品。若大便潜血阳性,需要做胃镜检查。

第3位:肝癌

常见症状:肝脏闷痛,胀痛,进食后饱胀。肝癌非常隐匿,大部分病人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基本上属于中晚期肝癌。

检查建议:作为早期发现,中国人群最好定期排查慢性乙肝,并定期监测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还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做肝脏B超,大致可以知道肝脏有无占位性病变。

第4位:食管癌

常见症状:吞咽时有异物感、梗阻感,尤其是症状有进行性加重,应提高警惕。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晚期可出现声音嘶哑。

检查建议: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建议做食管镜,或者钡餐检查。

第5位:结直肠癌

常见症状:大便习惯改变,比如便秘、稀便交替,拉便血。肿瘤发生在右半结肠,一般会出现全身症状,消瘦、贫血,局部的疼痛和发热。而肿瘤在左半结肠相对容易发现,比如肠道出血。

检查建议:肠癌筛查首先可以做大便潜血实验,有问题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防癌从生活开始,改掉4个招癌习惯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癌症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比如肠癌的发生比美国提早了10年。”金川主任说,近年来明显感到三四十岁的癌症患者增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首先,生活习惯不好。许多年轻人有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极其不规律,这就给了肿瘤可趁之机。

第二,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科学研究表明,精神焦虑紧张可以诱发或促进的癌细胞的生长。

第三,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喜欢吃高脂肪的煎炸油腻食品,长期吃腌制品,爱好路边烤串,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是诱发肿瘤的高危因素。

第四,不爱运动。现在的年轻人天天手机不离手,玩游戏追剧刷朋友圈,加之工作忙,很少主动进行户外运动。而运动太少,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免疫力差则百病生,也包括肿瘤,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得肠癌。

因此,预防癌症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比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重视定期体检。对于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吸烟、喝酒等肿瘤高危人群,可以定期做防癌体检。(专业内容来源于39健康网)

在现在这个社会,癌症是一个让人恐怖的字眼,因为它往往还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记得前些年,还时不时爆出因为被诊断出癌症,太过绝望而跳楼的。但是实际上,癌症真的那么恐怖吗?并没有,只要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及时出现癌症,大多数也是可以被治愈的。

通过专业的基因检测,了解自己的患癌风险和抗病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保健中进行精准的预防,不要让自己患上癌症,防范于未然,对疾病做干预,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同时肿瘤分子诊断可以有效推出患者的肿瘤分子诊断产品,可一次性分析基因突变,全面、准确地解读药物与基因的关系。并依据患者基因水平上的个体化差异,精准指导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