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癌症死亡率最高!肺腺癌的治疗趋势及未解难题
近20年来,我国肺癌导致的死亡超过癌症总死因的20%,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最为迅速,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 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在我国男性居恶性肿瘤之首位,在女性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但是肺癌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都居首位!
肺癌依切病理组织的切片,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型。国人有9成罹患的是非小细胞癌,而肺腺癌就属于非小细胞癌。
与肺癌有关的危险因子
虽然统计显示,半数的肺癌患者不抽烟,但相对的有一半患者有抽烟,所以抽烟仍是所有肺癌的主要危险因子,包括鳞状上皮癌、小细胞癌都证实与抽烟有关,所以要预防肺癌,首要仍是远离烟害,其次是减少危险因子曝露。肺癌的可能成因如下:
1、抽烟以及吸二手烟:平均而言,抽烟者死于肺癌的机会比非吸烟者高10倍。
2 、环境暴露:包括职业上暴露于石棉或空气污染等。有些研究认为厨房油烟可能有关。
3 、曾有肺部慢性病变:如肺结核、间质性肺病等。
4 、有肺癌家族病史,或基因修补及异常突变:这占极少数。
大多数早期肺癌没有症状,当有症状,如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喘…等时,多半已是晚期。若癌细胞转移到其他地方,则会以该部位的症状表现。例如肺癌易转移到脑、淋巴腺、肝脏、肾上腺和骨骼,当转移到脑时可能会有头痛或各种神经学症状;转移脊椎骨以背痛表现;有的是脖子淋巴腺肿起,或压到控制声带的神经造成声音沙哑,症状各不相同。
从肿瘤的位置也可以略微看出是哪一种肺癌。小细胞肺癌和鳞状上皮癌与抽烟较有关,癌细胞多半长在靠近中间(肺门)的支气管,比较容易产生气管压迫症状。小细胞肺癌易转移,鳞状上皮癌多半局部生长。许多肺腺癌患者并不抽烟,因此癌细胞多半长在肺部边缘,容易远处转移。但是,最后仍得仰赖切片才能精准判断是哪一种肺癌,以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
肺腺癌可依据基因检测结果采标靶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等,医师会依照疾病不同分期采取适当的方式。但由于肺癌能够早期发现的不多,不少患者一发现就是第三期或第四期,不见得能开刀,此时只能接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标靶治疗及免疫治疗。
肺腺癌的标靶治疗药物,大多是以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单株抗体的形式,破坏与肿瘤增殖、分化、抗凋亡或血管生成有关的信息传导路径。由于标靶治疗的作用机转特定,效果增加,副作用较小。
不同基因变异的肺腺癌,使用的标靶药物有所不同,因此只要切片检查确定是肺腺癌的患者,就必须进一步对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主要有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两种变异,约半数的肺腺癌患者属于这两类基因变异,可接受标靶治疗;非基因变异者主要治疗方式是化疗。
肺癌的基因变异当然不只EGFR和ALK两种,不过算是最大的。其中EGFR基因突变占肺腺癌患者的40~50%,ALK变异占肺腺癌患者5%。
因为上述原因,国内肺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若是没有EGFR和ALK两种,就会归类为无基因突变的隐性患者,不采标靶治疗。
标靶治疗最大问题在抗药性
不论肺腺癌属于哪一种基因突变,目前以标靶药物治疗的效果都相当不错。统计发现,EGFR和ALK的标靶药物在使用后,有7成患者肿瘤缩小,2成肿瘤稳定(虽未达明显缩小、但没有扩大),仅1成患者治疗无效。
标靶药物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在于「抗药性」无法解决。患者平均服药10个月就会出抗药性,最后药物一定失效。
此后的标准治疗是找出抗药性原因,再次切片或抽血侦测抗药性突变(第二个突变),如果抗药性突变属于阳性,可考虑用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不过新一代的EGFR标靶药物健保目前不给付,药费并不便宜,1个月平均自费10万元以上。如果抗药性突变阴性的患者,则采用含铂类的化学治疗,或加入其他针对抗药机制的临床试验。
肺腺癌免疫治疗药物已上市治疗效果仍待提升
免疫疗法则是另一选择。国内已核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 PD-L1 抗体)」上市。这种免疫疗法的治疗机转,简单来说就是阻断PD-L1与免疫细胞结合,让免疫细胞能够再度活化起来,尤其是攻击主力T细胞,借由自身的免疫功能进行消灭癌细胞的动作。
依据治疗情况统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只对10~20%肺腺癌患者有效,大部分没效,且价格昂贵,2至3周打一针,1次要价12~16万元,效果远不如标靶治疗,所以通常不会主动建议病人接受免疫治疗,除非没有标靶药物可用的患者,如果PD-L1染色表现高,可以自行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免疫疗法最多2年就要停药,除了抗药性问题,且可能造成免疫系统过度旺盛的副作用,亦即药物阻断PD-L1保护机制之后,免疫系统可能攻击体内器官,造成严重发炎反应,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得谨慎追踪评估。
不论是标靶药物或被寄予众望的免疫疗法,都有抗药性的难题待解,如何不让癌细胞产生抗药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早期揪出肺腺癌最重要
肺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多已晚期。想要早期发现,惟有透过低剂量电脑断层(LDCT),可筛检出0.5公分以上的肿瘤。
问题来了,即便是低剂量,仍有辐射问题,且一旦筛检出有小结节,也不一定就是恶性,此时该进一步接受切片吗?切片有风险、也有伴随而来的心理负担,可能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因此,如何在辐射风险与筛检好处之间取得平衡?谁该做?谁是高危险群?
目前国际上建议接受低剂量电脑断层筛检肺癌的对象范围,都是根据美国提出的建议,主要针对中高龄以及老烟枪,包括:
年龄55~74 岁
烟量大于等于30/年包(即每天抽1包烟,超过30年;或每天两包,超过15年;或每天3包,超过10年,以此类推)
尚在抽烟或戒烟少于15 年
不过,有许多不抽烟的人罹患肺癌,特别是肺腺癌,情形与美国并不相同,需要更多本土资料佐证。国内目前有多家医学中心正进行临床试验,希望可以定义出所谓的高危险群,再据以做出具体的筛检建议。在大规模研究结果尚未出炉前,民众若想早期发现肺癌,则依照个人情况,与专业医师讨论是否需要做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
肺癌依期别进行不同的治疗组合
第I、II期:手术治疗
第II期可考虑术后化学治疗
第III期:合并治疗
IIIA:手术前或手术后加上化学治疗
IIIB:合并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
第IV期:化学治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
有助判断肺腺癌分期之检查
肺腺癌可依据肿瘤大小、侵犯部位和淋巴结远端转移做分期判别。以下检查有助判定期别:
1. 理学检查
2. 影像检查
●胸部X光
●胸部电脑断层
●胸部超音波
●头部电脑断层、核磁共振扫描
●全身骨骼扫描
●全身正子扫描
3. 病理或细胞学确认
●支气管镜检查
●经皮经胸细针穿刺与切片、淋巴腺细针抽吸
●胸腔镜或纵隔腔镜淋巴腺采样
Q 、常听到罹患肺腺癌的人很多都没有抽烟习惯,所以抽烟真的跟肺腺癌无关吗?
A 、仍然有关,抽烟是肺癌最主要的、最确定的危险因子,包括肺腺癌也是一样,只是有些不抽烟的患者得肺腺癌被高度关注才有此一错觉。预防肺癌最重要的方式仍是戒烟、避免吸二手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