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为何号称不死的癌症?湿冷环境是诱发原因吗?今天一次说清
很多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非常恐惧的,觉得像是得了不治之症,甚至有人把类风湿当作不死的癌症。实际上通过全面充分的了解类风湿之后,大家才会知道,类风湿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控制得非常好,就像高血压、糖尿病是一样。#类风湿#
类风湿残酷的现实,可怕的致残率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 的全球发病率为0.5%~1%,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我国RA患者在病程1~5年、5~10 年、10~15 年及≥15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
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滑膜关节。这种关节炎通常呈对称性,如果病情未得到控制,软骨和骨受到侵蚀导致关节破坏,引起关节畸形。该病通常从外周关节进展到近端关节,如果治疗不完全奏效,可在10-20年间造成严重运动残疾。
类风湿诊治资源的严重匮乏
我国仍有60%的医院未设置独立的风湿病专科,现有的7200余名风湿科医师中超过80%在三级医院工作,基层患者在就医时无法获得风湿科医师的专业诊治。调查显示,RA患者中首次就诊选择风湿科的仅为2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初始临床表现RA最常表现为逐渐起病的多关节疾病,但有些患者可急性起病,表现为间歇性或游走性关节受累或单关节疾病。
关节炎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例如步行、上下楼、穿戴衣物、如厕、从椅子上起身、开瓶、开关门和打字)以及工作能力。
这些患者也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在多达1/3的患者中,多关节炎急性起病引起显著肌痛、乏力、低热、体重下降和抑郁。也可能出现结节或表层巩膜炎等关节外表现,但相对少见。
关节病变
典型的“经典”RA— RA通常隐匿起病,主要症状为疼痛、僵硬(特别是晨僵)和多关节肿胀。通常,掌指关节(metacarpophalangeal, MCP)和近端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PIP)、拇指指间关节、腕关节及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MTP)是病程早期发生关节炎的部位。其他上下肢滑膜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也经常受累。
晨僵是活动性RA患者的常见特征;其定义为“起床时或维持一个姿势太久后,只能缓慢活动关节或难以活动关节,累及身体两侧且随着活动而好转”。虽然几乎所有炎症性关节病都会出现晨僵或任何长时间不活动后的僵硬,但晨僵持续1小时以上的关节炎很少发生于RA以外的疾病中。
偶然情况下,除了多关节RA的特征外,还可能出现提示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 PMR)的特征,一些随后发生RA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典型的PMR。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时临床上没有检测到滑膜炎,则可能要数月甚至数年后才会出现RA的独特临床特征。
复发性风湿症— 一些患者中,RA不定期发作,少则一个多则数个关节区域受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发作间歇期内无症状,可能持续数日至数月;这种发作模式称为“复发性风湿症”。复发性风湿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危险因素与具有更典型持续性RA表现的患者相似,并且表现出携带某些HLA等位基因的类似剂量效应。
复发性风湿症患者进展为RA或其他明确界定疾病患者的比例,在不同研究中有所不同。一项研究纳入60例复发性风湿症患者并对其随访20年以上,40例(67%)患者发生RA。另一项研究纳入了某三级转诊中心147例这类患者,其中41例(28%)最终诊断为RA,4例诊断为其他疾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例Behet综合征)。
存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protein antibodies, ACPA)是RA的常见血清学表现,可能预示着复发性风湿症会进展为RA,但评估这种可能性的证据不一致。一项研究中61例患者接受了平均5.5年随访,在患者出现症状的1年内进行了ACPA检测,结果表明,进展为明确RA的患者中有83%出现ACPA抗体,但是未进展为RA的患者中只有19%出现该抗体。
单关节炎— 持续性单关节关节炎(单关节炎)通常累及大关节,如腕关节、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或踝关节,可能是RA的唯一表现,或可能预示着多关节疾病的发生。可能存在作为明显起始事件的关节外伤史。在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单关节炎到多关节炎可能间隔数日至数周。在发生多关节炎之前,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所有单关节炎患者相同。
关节外受累— 部分患者会有一系列持续性非关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先于多关节炎数月出现,包括广泛疼痛、僵硬、双侧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体重减轻、抑郁和乏力,乏力症状类似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也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E/CFS)。
大约40%的RA患者会发生关节以外的肌肉骨骼系统(如,骨和肌肉)受累和非关节器官(如,皮肤、眼、肺和心脏等)受累。此外,在无临床关节炎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很少出现关节外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如果炎症持续,受累关节区可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或破坏。因此,快速诊断、早期识别活动性疾病、采取措施以快速达到并维持对炎症和基础病变的控制,达到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对于改变疾病结局至关重要。由于在RA治疗中应用了这些原则,加上更新型、更强效药物的研发应用,治疗结局已有显著改善。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采用非药物措施,如患者教育、心理社会干预、理疗和作业治疗。对RA整个病程的综合管理都很重要的其他医疗干预包括降低心血管风险、免疫接种以降低药物治疗的并发症风险。
●推荐所有诊断为RA的患者在确诊后尽早启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不能仅单独使用抗炎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糖皮质激素。与延迟使用DMARD相比,早期使用DMARD结局更好。
●推荐使用达标治疗策略来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而非不太积极的策略。达标治疗包括:通过定量综合评定方法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如果未达到治疗目标(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而不是以未界定程度的改善为判断依据),则调整治疗方案以迅速实现并维持对疾病活动度的控制。与不太积极的策略相比,达标治疗策略可改善患者的影像学和功能结局。
●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应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转氨酶、血尿素氮和肌酐。接受羟氯喹(HCQ)治疗的患者应进行基线眼科检查,要接受生物制剂的患者应进行潜伏结核(TB)感染筛查。所有患者都应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筛查。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在启用DMARD或免疫抑制治疗前接受抗病毒治疗,这取决于其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风险水平。
●我们使用抗炎药物(包括NSAID和糖皮质激素)作为桥接治疗以迅速控制炎症,直至DMARD充分起效。一些患者可能受益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的长期治疗。所以,不要闻激素色变,有些情况下,必须使用激素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治疗依从性非常重要。
●RA患者持续存在的疾病活动度可能出现自然加重(也称发作)或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和基础药物治疗会影响治疗策略。如果患者病情反复而需反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且治疗药物已达最高可耐受或最高可接受剂量,则应将其视为持续疾病活动的患者进行治疗。这类患者需要调整其基线治疗药物。
●定期监测的内容包括:评估所用药物安全性的特定检查;采用综合评定方法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监测RA的关节外表现、其他疾病并发症及关节损伤;以及功能评估。
●可能影响RA治疗目标或治疗选择的其他因素包括:对个体患者而言重要的残疾或功能受限、进行性关节损伤、共存疾病以及存在不良预后因素。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