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远离膝盖疼痛,可别让关节炎残害全家三代人

文 / 大德天地
2020-10-21 19:54

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天气一冷,膝盖隐隐作痛;一走楼梯,关节嘎巴作响;早上起床,感觉膝盖发僵,步子迈不开,但是过会儿又好了。

如果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反正痛得不严重,就不去管它?找点膏药贴一贴?自己随手按几下?

等等!这可是“一级红色警报”!

出现这些问题,你必须得当回事儿!

因为,这是关节炎的症状!

说起关节炎,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常见病,而且,发展得非常缓慢,似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可以“缓一缓再说”。

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关节炎对于患者的危害,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除了疼痛、红肿、活动不便之外,更让人恐惧的,是它会慢慢剥夺你正常生活的权利!

曾经在医院遇到过这样的病例:

还不到60岁的患者,因为严重的膝关节炎,双侧膝盖都肿得像成熟的柿子,皮肤绷得几乎透明,一碰就疼得高声喊叫。

关节炎症如此严重,想要生活自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患者只能由儿子、儿媳、老伴和侄子一起陪同就诊。在就诊过程中,两个壮年男家属始终一左一右扶持着患者,儿媳负责跑前跑后挂号交费,老伴则负责安抚患者,以及与医生沟通患者情况。

在了解患者情况时得知,这样的求医问药经历,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十年里,患者与家属所承受的痛苦、压力与负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如果说有一种病,不致命,却又足够令人痛苦的话,那么,一定是骨关节炎。

患者自己受苦遭罪,家属跟着一起折腾受累。

家里有一个关节炎患者,上至年迈父母,下至年幼儿孙,再加患者本人和伴侣,个个都饱受折磨。

所以,一旦发现有关节炎的症状,千万不要大意,千万不能任由它发展,一定要把它遏制在早期,遏制在还能被控制的时候!

那么,我们就赶紧来看看,这个一人得病、全家受累的关节炎,到底是个什么病?

中医在临床上,将骨关节炎称为“痹症”,认为它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僵硬、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关节炎的主要病变,就是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关节软骨的变性和破坏,以及软组织的炎症。

而关节炎的发病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据目前统计,60岁以上达60%,75岁以上达80%。其中女性中老年人、体重超标者以及运动较多者,更容易中标。

四舍五入,等于谁也逃不过骨关节炎的阴影!

所以,教大家一个五分钟康复关节炎的自我居家康复方法!

这个方法,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膝关节炎患者康复按摩方案。

有句口诀,非常好记,叫:鹤顶膝眼疏委中,顺时按揉一分钟。

这一句口诀,包括了我们所需要用到的四个穴位:鹤顶穴、外膝眼、内膝眼和委中穴

而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只要找到这四个穴位,用大拇指顶着它,感觉微微酸胀,用力按压,每个穴位顺时针按揉一分钟,然后休息一分钟之后,再开始按摩下一轮就可以了。每天按摩1-2轮,就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排除淤阻,缓解疼痛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事不宜迟,我们赶快来找一找,这些穴位都在哪里吧!

鹤顶穴:位置在膝上部。我们可以屈膝,摸到髌骨之后,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它控制着膝关节的生长,是治疗膝关节炎最重要的穴位。

按摩鹤顶穴,可以起到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

外膝眼、内膝眼:位置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的凹陷中。外侧的叫外膝眼、内侧的叫内膝眼。

按摩内、外膝眼,可以活血通络,疏利关节,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髌骨软化症,膝肿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膝关节疼痛症状有非常显著的缓解作用。

内外膝眼和鹤顶穴刚好组成一个三角形,将整个膝盖包围在内,而委中穴,则是膝盖后方的中点。

委中穴:位置在腘窝正中,上连腰部,下连小腿和脚,对下肢意义重大,是治疗膝关节炎在腿后方的重要穴位。

按摩委中穴,能够驱风除湿,推动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关节松快。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四个穴位,然后用大拇指压住,按揉它们!记住这句口诀:鹤顶膝眼疏委中,顺时按揉一分钟!

只要能坚持每天按摩,短则十余天,长则一月余,一定能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活动范围增大以及关节强度提升的功效!

除此之外,当然还要日常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尤其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配合适当的运动,膝关节炎必然康复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