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生医生谈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

文 / 健康生活362
2020-01-10 16:31

类风关,全称“类风湿关节炎”,尽管现在已经有了非常规范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当好的疗效,但仍然有不少患者出现关节变形、致残。本文给大家说说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误区及配合治疗的要点,希望患者能受益。朱永生医生将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1. 损友为害:多数患者生病后,不是头脑清晰地去有风湿专科的正规医院就诊,而是咨询身边人,动不动就是听别人说,结果就中了一群所谓好友实则“损友”(那些不是专业人士却给出专业意见的人)的损招:这个病就是会变形残疾的病,治不好,千万不要应用有毒性的药,其结果可想而知。

2. 心理作怪:部分人只担心药物副作用却不担心疾病的风险。殊不知,这个病的“毒”比药物毒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该病长期控制不佳,不光是导致关节变形、肢体残疾,还可以影响心、肺甚至神经系统,严重者甚至危害生命。

3.频繁换治疗药物:相同的药对不同的人耐受程度不同,用药过程是个由调整趋于稳定的过程,一旦稳定后往往需要长期沿用该方案治疗。而一部分人往往没有耐心,频繁换医生、换方案,这样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4.轻身重钱袋:有人喜欢“扛着”病体,经常用“要上班”、“请不了假”“较远来不了”等理由,不能按医嘱就医。其根本是不关注自己身体,轻身惜财,没想过控制好疾病,才能更好工作、更容易挣钱。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两要两不要

要准:准确诊断,准确判断病情(包括是否累及肺、神经等),准确用药。只有准确诊断和精准的病情评估,才能合理选择用药。病情较轻而用重药,会增加副作用又有不必要的浪费;病情较重药用轻了则病情无法控制。常见有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了治疗,但用的都是无关痛痒的药,控制病情的慢作用药用得较少,甚至有的根本不用,如此很难有效地治疗疾病,病情反复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稳:做到安全稳健用药,达到疾病稳定维持;初诊初治的3~6个月既是病情缓解时间也是药物调整时间,前3个月主要是观察药物副作用,后3个月主要是评估病情、调整必要的慢作用药,甚至加用生物制剂,减停激素等药物,最终达到无关节肿痛的常人状态。

不要忍:绝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开始治疗都是炎症活动期,需要用止痛药。在此,止痛药主要是抗炎症,止痛是其辅助作用。很多人喜欢忍着不吃止痛药,实际上是减弱了治疗效果。再者就是出现药物副作用不要忍,要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随时调整药物。

不要等:有人希望等疾病自己好,这种做法多会拖延病情,最后痛苦加剧;还有一些患者在医生建议加用药物时,总想等等看,殊不知等会让病情加重,也让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变差,往往会付出更大代价。部分患者也可以咨询经治医生的建议,严重疼痛时可以采用外用药物与内服药物联用的方法来增加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