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不死的癌症”之首的病,这位国医大家这么治!

文 / 国医在线
2017-06-27 22:47

说起类风湿关节,很多朋友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其实不然。我国的患病人群在 450万~500 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数,并且90%以上的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断与治疗,患者的致残率高,在3年内超过75%的患者会致残,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同时,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困难,周期长,很多患者都在长期承受其带来的折磨。这样难缠的疾病,名老中医张吉教授,选择针药并用治疗。

“三大不死的癌症”之首的病,这位国医大家这么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小关节,反复发作,且呈对称分布,早期可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见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尚无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但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环境因素也存在密切关系,且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物质的释放或活化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属中医“痹病”“历节”等范畴,病变部位在筋骨关节,多以正气不足为本,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痰浊瘀血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筋骨关节酸楚重着、疼痛麻木或屈伸不利、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针对本病,张吉教授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针灸治疗:督脉三步三层法:督脉三层与病因、局部针刺取穴的三步取穴法

第一步: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法。取督脉以补阳,再按病变的上、中、下三层,分三层取穴。第一层为大椎及其相应夹脊穴,第二层为至阳及其相应夹脊穴,第三层为命门及其相应夹脊穴。

第二步:按病因取穴法。行痹取风池、风府,以祛风胜湿、蠲痹扶正;痛痹取关元、气海以补元阳、祛寒胜湿;着痹取风市、阳陵泉通经脉、温阳祛风胜湿;血瘀痹加血海、地机通脉活血;肾虚痹取曲泉、照海温肾壮阳,阴虚明显加太溪,阳虚明显加复溜,心肾阳虚加大陵、神门。

第三步:据病痛部位循经选穴。病痛累及颈项部者,加风池、天柱;累及肩部者,加患侧肩前、肩髎;累及背部者,加身柱、腰阳关;累及肘部者,加患侧曲池、小海;累及前臂者,加患侧郄门、外关;累及腕部者,加患侧外关、腕骨;累及腰部者,加肾俞、大肠俞;累及膝部者,加患侧膝眼、阳陵泉;累及踝部者,加患侧申脉、丘墟。

中药治疗:自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方

组成:独活、桑寄生、青风藤、海风藤、制川乌、炙黄芪、丹参、炙甘草。

加减:伴上肢关节肿痛者,加片姜黄、桂枝;下肢关节肿痛者,加怀牛膝、杜仲、川续断;全身关节肿痛者,加威灵仙、桃仁、红花;纳差者,加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鸡内金;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秦艽、海桐皮。

验案精选

吴某,女,41 岁。2006 年5 月31 日初诊。

主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2年,加重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小产后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以右手关节、膝关节疼痛明显,肿胀不明显,足踝关节发凉。伴汗出多。月经错后1周,量少,有痛经。查类风湿因子(RF)35 IU/mL,抗“O”(+),C- 反应蛋白54mg/dL。

刻下症: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以右手关节、双膝关节明显,无明显肿胀,足踝关节发凉。出汗多,恶风,神疲乏力,气短,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诊断:行痹,属气虚血弱、寒湿凝注型。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治法:补益气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处方:

①方药:独活12g,桑寄生12g,青风藤12g,海风藤12g,威灵仙12g,穿山龙12g,丹参15g,当归12g,桂枝6g,炙黄芪20g,防风12g,炒白术12g,桑椹12g,香附12g,郁金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

②针刺:风池、大椎、肩贞、心俞、督脉、肾俞、阳陵泉、悬钟、足三里,留针30 分钟,隔10 分钟行1次针。

二诊:关节游走疼痛有所减轻,右手关节疼痛仍有,汗出仍多。前方加党参15g,川乌6g,浮小麦8g,肉桂6g,秦艽10g,鸡血藤10g。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针刺同上。

三诊: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右肘关节痛有所减轻,膝关节疼痛仍持续,月经正常,痛经轻。查RF 15.3 IU/mL,抗“O”(-),C- 反应蛋白(-)。处方:关节一号方加减:炒杜仲12g,川牛膝12g,穿山龙12g,威灵仙10g,桑枝10g,防风12g,炒白术12g,徐长卿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

患者针药并用治疗6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未见明显不适,恢复正常工作。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按语

理:本病属中医痹病范畴,论痹首见于《黄帝内经》。风寒湿之邪伤及关节经络肌肉是发病的外在因素,而正气有亏或先天不足是引起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法:患者已是“六七”之年,天癸近竭,肝肾不足之时,又有小产病史,大耗气血,元气大衰,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虚少,无力抵抗外邪。风寒湿邪流注经脉,不通则痛,经脉久瘀耗伤气血津液。故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气血为法。

经:张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根本大法。强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必须本于督脉。除此之外,张吉在临床上还喜用华佗夹脊穴,针刺夹脊穴时一般向内侧斜刺0.5~0.8寸。

药/穴:取青风藤、海风藤等藤类药,走窜之功较强,能通经活络。川牛膝有引药下行之功,且本身有通络之效。黄芪、防风、炒白术益卫固表,配合针灸疏通经络止痛,疗效更显。

术:正如《黄帝内经》曰:“气至而有效。”张吉在临床上特别强调气至,要求每针一穴,必取其相应针感。如针刺大椎、至阳、命门时,必须要求患者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针刺曲池、足三里要求针感传至手足。针刺内、外膝眼要求整个膝关节出现明显酸胀感。并常用合谷透后溪,令针感传透患者满手等。遇难得气的患者,常用《针灸大成》中的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等辅助针刺手法以催气行气,更以通关接气之法令针感接力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