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你的膝关节真的恢复稳定了吗?

文 / 锐腾运动康复
2019-03-04 18:43

膝关节术后,小伙伴们都希望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运动,但是康复一段时间后却往往发现下肢依然力不从心,甚至有上下台阶时膝关节打软、打晃的感觉。有些小伙伴通过规范而自律的训练,肌肉力量已经恢复大半,但跑跳时却总是感觉别扭,动作不自然,有恐惧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何为膝关节稳定性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之一,那么很有可能你的膝关节稳定性并没有恢复如初。正常的膝关节是一个十分稳定的构造,包括维持静态稳定的关节囊、半月板及韧带,和维持动态稳定的肌肉与筋膜。手术的目的是修复因外伤而损坏的静态稳定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膝关节的稳定性已经完全恢复,因为结构的完整只是基础,功能的恢复才是关键。

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过程是中枢神经精密调控下静态稳定结构和动态稳定结构协同工作的过程。膝关节内关节囊、韧带、肌肉、皮肤各个结构上有着丰富的感受器,它们负责收集膝关节感受到的压力、方向、位置、运动速度等信息。这些信息经神经通路传输回中枢神经进行处理后,生成对应的指令,再传输到关节周围的肌肉来执行。

◆手术后膝关节不稳的原因

手术在修复组织的同时,也对膝关节及周围结构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常见的原因如下:

  • 术后肿胀没有及时消除以及灵活性训练不足而导致的组织粘连

  • 半月板部分切除扩大了关节滑动和旋转的正常活动范围

  • 韧带和肌腱的瘢痕修复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往往会过松或过紧

  • 重建的韧带(其实是肌腱)并没有原装韧带上丰富的本体感受器

  • 术后长期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损伤了关节的动态稳定结构

  • 术后长期制动削弱了中枢神经对肌肉的控制

◆恢复膝关节稳定的重要性

如同人体的任何一个关节,膝关节是一个随着运动量的累积而不断损耗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会发生退行性的病变,直到软骨表面产生缺损,导致疼痛,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骨性关节炎。这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却会因膝关节的功能性不稳而导致进程加快和严重程度的加剧,因为关节的异常活动会增加软骨面的摩擦和撞击。

2017年4月发表在医学期刊《软骨》上的一项研究认为,骨关节炎是膝关节“积累的异常机械应力”或“膝关节异常关节运动”的结果,通俗来说,即意味着“磨损”。与ACL-T组(ACL横断或膝关节前部不稳定性增加组)大鼠相比,CAJM组(控制异常关节运动组)在试验4周后软骨退变明显受到抑制,而ACL-T组4周后骨赘形成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异常关节运动(膝关节不稳定)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导致磨损骨赘形成;而治疗膝关节不稳定,防止关节软骨继续磨损,是延缓未来骨关节炎进展的有益预防措施。

手术的目的是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忽略关节动态稳定机构(即肌肉和筋膜)以及神经调控方面的恢复性训练,就无法达到手术目的,甚至还会对修复和重建的组织造成伤害,导致手术失败。例如,膝关节不稳会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松弛甚至二次断裂,以及半月板缝合处的不愈合和再次撕裂。

同时,因为人体的关节之间是相互联动的,膝关节不稳会影响临近的踝关节和髋关节甚至是骨盆,增加患侧髋关节或腰腹的负担,导致髋关节撞击或慢性腰痛。患侧膝关节不稳还会引起健侧下肢的代偿(人体下意识的为规避风险而采取的动作调控),最终导致患侧肌肉一直萎缩,健侧过于强壮,甚至健侧膝关节也会出现关节炎症状。可见,膝关节不稳会改变整个运动系统的工作模式,潜藏了巨大的健康隐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改善膝关节不稳?

首先需要明确造成不稳的根源。如果是结构性改变(如半月板、韧带损伤、肌肉撕裂等)则需要就医并给予明确的诊断,遵医嘱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如果是手术或受伤后继发的功能性不稳,则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的方法来改善,如:

  • 尽早控制和完全消除局部的炎症肿胀

  • 恢复组织的延展性和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 刺激感受器所在的结构恢复其接受信息的能力

  • 反复的神经肌肉反射训练加强神经肌肉的控制

  • 加强膝关节周肌肉力量、耐力,确保肌肉力量的平衡

  • 回归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协调性和敏捷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需要基于系统评估的结果给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能为下肢运动功能的彻底恢复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你也有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欢迎文章底部或公号内留言,我们的康复顾问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