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高,需要怎么办?什么时候提示严重?

文 / 健康加一
2021-03-06 01:18

导读

有时在血常规报告单,会发现其中一项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有时医生会说不用管,有时会仔细问孩子情况。

如果孩子有些湿疹、哮喘,家长觉得有事,医生会说没事;但有时家长觉得没啥事时,或者孩子伴随其他症状时,医生会进一步做其他检查,让过段时间复查血常规、甚至还会进行 CT、胸穿等检查。

那到底什么时候不用处理,什么时候要担心呢?

今天咱们说说。

目录

1. 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有什么用?

2. 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 什么原因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 查血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怎么办?

5. 有哪些症状提示有问题,需要哪些检查?

6. 没症状,但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要治疗吗?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一种,在骨髓制造,运输到血液和组织中,组织中的数量要远大于血液,主要位于胃肠道黏膜固有层、脾脏、淋巴结等。

嗜酸性粒细胞明确的作用现在还没有搞清楚,但目前认为其在机体免疫中起到不少作用,免疫包括抗感染和过敏,所以该细胞在这两方面起作用。

在抗感染中,其主要能限制寄生虫的感染,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但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感染和该细胞无关);能释放炎性介质,可促进炎症,也有抑制炎症的效果。

在过敏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减轻过敏反应,也可能有直接参与、导致过敏反应更强的作用;还可能是因为过敏反应而增高、在组织部位导致炎症反应增加。

哦,还得加一条,因为免疫系统还有消除机体自身隐患的作用,比如消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所以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检测上也可以发挥作用,至于是啥,还没搞清楚。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皮肤、呼吸(肺)、消化系统(食管、胃肠道),心脏和神经系统也会受累

[1],所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导致症状时,多会累及这些部位。

正常情况下,在血液里面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为0 ~ 0.5 × 10^9/L(500/uL),如果大于这个数目,就称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如果数量在 0.5 ~ 1.5 × 10^9/L,属于轻度增多;数量在1.5 ~ 5 × 10^9/L,属于中度增多;数量大于 5 × 10^9/L,属于重度增多[2]。

这个是不是不好记忆呢?其实大家看下面实际血常规里面的参考值就知道了,超过 0.5× 10^9/L就要注意。

图源:作者提供

大家可能还会问,在血常规里面还有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能看那个吗?如下图红框所示。不能,因为这个是从该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计算而来的,如果其他白细胞成分变化(中性粒、淋巴细胞等),这个值也会变化。

图源:作者提供

中度以上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即数量大于 1.5 × 10^9/L,不管有没有器官损伤,都称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如果明确大于这个数值(间隔 1 个月的 2 次检查都高),并且是因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称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HES)[3]。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非常多,简单总结下就是反应性增多,被殃及后增多,没有压制后放飞自我。

反应性增多:

也称为

继发性增多

,可以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是来帮忙的。

比如在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等)、寄生虫感染、炎症时,虽然咱们还不清楚是否会帮倒忙。这些因素会导致 IL-5 过量,而 IL-5能刺激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生成。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胃肠炎等,也属于上面这个范畴,因为其机制也是过敏等因素有关,后面会说这是什么病。

除了上述原因外,有些肿瘤,比如霍奇金淋巴瘤等,也会导致 IL-5 过量,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什么这也属于反应性增多?还记得上面咱们说嗜酸性粒细胞有检测肿瘤的功能吧?

被殃及后增多:

这个是因为一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突变造成的,比如一些

白血病

,导致骨髓大量制造这些细胞,顺带着嗜酸性粒细胞也制造增多。

放飞自我: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糖皮质激素是压制着嗜酸性粒细胞的,如果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产生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降低,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咱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评估,

既能不过度诊断和治疗,又能不漏掉严重情况呢

先给大家个定心丸,健康孩子、健康查体或入园体检查血时,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孩子身体健康,没啥症状

,那基本情况下都是没啥问题的,数值也不会很高。详细说说:

如果孩子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在

0.5 ~ 1.5 × 10^9/L

,也就是轻度增多时,我们要向家长确认孩子是否进食过生食(生鱼片之类的),是否外出去过肠道寄生虫高发地区;看血常规里面是否有

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查体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

等表现。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都没有,基本提示没啥问题,

1 个月后复查下血常规,看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

如果复查结果还在这个水平,还是没啥症状,

那就隔 6 个月再检查

;如果升高到大于1.5 × 10^9/L了,就按照下面的相关讲解进行操作;如果降低到正常水平了,就不用管了。

那这些时候,为啥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呢?可能和一些

没有症状的感染或者过敏反应有关

,身体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免疫系统在后面默默地工作呢,哈哈,得赞一个。

还有就是可能和之前服用的药物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由几乎所有药物引起,可能从吃药后的数天到数年才出现症状。

如果上次查血正常,最近一段时间服用药物,这次出现增多,要考虑下这个问题。

如果这时孩子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在

1.5 ~ 5 × 10^9/L

,即

中度增多

时,可以在

2 周后复查血常规

,如果仍大于 1.5×10^9/L,需要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这时需要查的项目很多,包括血液、心脏、胸腹 CT、组织活检等等,明确哪些器官受损,这需要转专科医生检查了。

如果这时孩子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大于 5 × 10^9/L

,即

度增多

时,需要立即开始评估是否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给大家提醒哦,嗜酸性粒细胞越高,出现器官受累症状的可能性是越大,症状可能越重,所以对于没有症状的增多,也要及早检查。

但是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与是否有器官损伤或器官损伤严重程度并不呈正相关

,有时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也会有明显的器官受累,一切以临床表现为主。

那如果孩子有症状呢?

如果这时孩子有

湿疹、有过敏问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有哮喘问题

,反而更好办了。那能比较完美的解释这个问题,基本不用做复查了,就可能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但这些时候,其

数目大多会低于 1.5 × 10^9/L,如果超过这个值,得想到可能有他原因

,2 周后复查血常规,仍高就需要考虑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检查。

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症状,那就得看下一条了,是考虑有问题的了。

如果孩子除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症状,这些症状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的器官损伤,或者提示严重问题,需要注意,具体如下:

胃肠道表现

体重减轻、吞咽困难、恶心、反酸、呕吐、腹泻、腹痛等问题,这些可能会提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肠胃炎。这些可能和湿疹、食物过敏、哮喘等同时存在。

对于这些情况,即使嗜酸性粒细胞不高,也要进行食管或消化道的内镜、活检加以诊断。

内镜食管炎表现之一

对于这些消化道症状,还要考虑

寄生虫问题,尤其是出现发热的患儿、去外地游玩、去过牧区的患儿

,如果有这些情况,需要进行大便查寄生虫虫卵、幼虫,相关的血清学抗体检查,比如类圆线虫,蛔虫,钩虫,血吸虫等等。

肿瘤表现

查体发现淋巴结或肝脾明显肿大,或者已经引起了症状(比如新发胸腹部不适、早饱),体重减轻,血常规提示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增多、白细胞增多,这些问题要考虑血液肿瘤问题,转专科检查。

其他还可能的症状:

有特定皮肤表现、反复感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脏等临床症状,怀疑存在一些综合征等问题,比如免疫缺陷的一些综合征,应及时转专科诊治,别耽误。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同时有症状,那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有食管炎、胃肠炎的,局部或全身使用激素治疗,食管狭窄的进行扩张术等治疗。

对于哮喘、湿疹、荨麻疹、过敏等原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进行这些疾病的治疗,同时需要避开过敏原。

以上比较明确,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症状,仅仅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要治疗吗?目前认为如下: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

0.5 ~ 1.5 × 10^9/ L

,观察即可;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

1.5 × 10^9/ L

,是否治疗没有统一标准,有些专家建议没有症状也要治疗,但是进行检测评估,每月或间隔几月进行复查和体格检查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个度医生自己把握,比如大于

10 × 10^9/ L

,每月都要评估,而在

1.5 × 10^9/ L

左右时,可以 6 月复查一次。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

100 × 10^9/ L

,无论是否有器官损害,立即治疗,其实到这种程度,很少没有症状的,在

20 × 10^9/ L

以上的,就多和肿瘤等相关了。

[1].Peter F Weller.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unexplained eosinophilia.uptodate.2020.

[2].DynaMed [Internet]. Ipswich (MA): EBSCO Information Services. 1995 - . Record No. T917758, Eosinophilia -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updated 2018 Nov 30, cited place cited date her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dynamed.com/topics/dmp~AN~T917758. Registration and login required.

[3].Florence Roufosse.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is.uptodat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