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怕副作用,不吃药怕死?如何正确看待药物不良反应

文 / 健康界
2020-10-10 09:52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药物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过敏,今天我们继续谈谈药物常见的另外两种不良反应。

药物常见的第二种不良反应是和药物在人体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有关,比如说药品说明书上还会印“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为什么?因为这种药可能是经过肝脏或者肾脏来排泄的,如果你的肝脏或者肾脏出问题了,它的排泄途径受到影响,排不出去就会出现药物浓度在体内的升高,药物蓄积在体内。比如说肝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我今天吃了这个药过了多少小时就排光掉,但是现在我肾脏出问题了,再吃这个药,经过肾脏只能排掉50%,那么今天吃了一颗药,排掉50%,明天再吃一颗药,又排掉50%,没几天我就药物中毒了。所以这是跟排泄途径有关。


如果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就不要吃那些从肝脏排泄的药物,当然如果你有肾脏疾病,我们就不要吃那些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就是要选择跟你人体相适应的药物,不要加重给你排泄途径增加负担的药物是最好的。

第三种不良反应,其实是药物作用的另一种体现。



比如说有两种功能相反的药物,一个叫β受体激动剂,一个叫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激动剂吃下去以后就让支气管扩张,我们透气就比较舒畅,所以能治疗哮喘,但是它的副作用是心跳加快,治疗哮喘的时候吃多了心跳就会变快,这个不良反应就是它的正作用的加强。

而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刚好相反,它可以让心率减慢,但是它会让我们的气管收缩从而诱发哮喘,所以心脏病患者服用后心脏挺舒服的,结果哮喘发了,也是有可能的。每种药都是一把“双刃剑”,两种作用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某些药物的特殊副反应。比如说现在经常使用一种降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有一个特殊的副反应,就是会让我们的肌肉出现疼痛,肌肉溶解或者损伤,有一定的机率得肌病。

所以医生开药给你吃以后,经常会问:“你有没有全身酸痛啊?有没有没力气呀?”然后隔段时间验个血,验一下肌肉损伤的指标有没有升高。

因为我们了解这些副反应,就会很有意的去规避掉发生的可能性。



副反应也有可能变成正作用



以前有一种降压药叫米诺地尔,这个药吃下去,病人发现身上的汗毛明显增多了,本来长得挺好的,结果毛发开始多起来多难受啊,这个药就被淘汰了。一转身,它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治疗脱发的产品,只是不能口服,吃下去的话全身的毛都要增长了,现在是外用的,擦在头顶,是谢顶男士的福音。

因为副作用淘汰掉了一个药,又因为它这个副作用变成一个新药,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蓝色小药丸”(伟哥),当初研制的时候是想用来治疗心脏病的,结果发现它可以改善男性的性功能,然后这个药就干脆不主推用来治疗心脏病了,反而变成一个男性科的药物。

所以归根到底,有正作用就有副作用。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信任医生,他给你用这个药肯定有他的道理。


第二个要信任的是药品,一个药品从新药到商品,有一个很长的临床检验过程,安全性不好,肯定就不可能成为商品。


当你已经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必须要吃药来维持健康的时候,把自己疾病的危险度和药品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的危险度相对比,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

当你身体健康没有问题的时候,如果你随便吃保健品,追求的不是药,而是“完全无害”,你要知道,只要是药就不可能“完全无害”。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正确的认识药物副作用。


我曾经碰到一个病人要开止痛片,我给他开了一种药,过了一会儿他就来退药了,因为他看到那个说明书很长,里面写了很多很多不良反应,后来我就给他换了另一种药,他看到说明书就一张小纸片,里面的副作用写得很少,就很开心地走了。那么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说会更喜欢哪一种药呢?

我告诉你,我更喜欢第一种药。它把所有的副作用都写给你,其实它里面说清楚了,哪种副作用是常见的,哪种副作用是罕见的,而不是模模糊糊地写两行字。



所以啊,我个人的经验,如果打开药盒看到说明书很长,写了好多好多的副作用,让人看了都不敢吃的,其实那些才是真正负责的公司,如果它上面如果就写着不明确或者是没写几行字的,那些药才不敢吃。

本文内容转载自“医声相伴崔松说”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