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患儿,哮喘10年,如何用中医治好?原创: 张国荣

文 / 经方学堂
2019-04-29 07:10

编辑:小药童

写于夏至花开的北京

本文是伤寒班学员张国荣大夫在跟肖相如老师学习《伤寒论》后,把所学用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验案与体悟。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对你临床治疗哮喘必定有所助益

10岁患儿,哮喘10年,如何用中医治好?原创: 张国荣

▍全文共2350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6分钟

10岁患儿,哮喘10年,如何用中医治好?原创: 张国荣

用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分享

作者/张国荣 整理/小药童

—1—

患儿年仅10岁,却已哮喘10年

陈某,男,十岁。2018年7月3日由亲属介绍前来就诊。

刻诊:面色淡白无华,畏寒纳差,咳喘,痰白,舌色淡红,苔白,脉细滑而沉。

其父告知患儿因产丧母,出生后因哮喘在恒温箱中冶疗月余。之后每年秋冬都因哮喘,奔波于南阳市多家医院治疗,迄今已10年。

望着风尘仆仆的患儿父亲和体弱多病的患儿,我内心悲悯不已。作为医者,唯一能帮助到他们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病治好。

仔细思量,予小青龙汤加胆星、橘红。

处 方

麻黄5g 桂枝3g 白芍4g

杏仁6g 干姜6g 细辛3g

半夏4g 冬花5g 紫菀5g

胆星4g 橘红4g 生姜6g

炙甘草4g 五味子5g 大枣6个

三付,每付药服一天半,分三次,早晚各服60ml。

二诊:五天后复诊,咳喘已止,但两肺仍有哮鸣音,脉缓。效不更方,同前方继服一周。

三诊:2018年8月15日,患儿食欲增进,痰少,畏寒减,肺中哮喘音消失,呼吸音稍粗,大便三日一次,稍干结,脉缓。

继用小建中汤加二陈汤及胆星、海浮石,健脾固表化顽痰。

处 方

桂枝4g 白芍8g 厚朴3g

杏仁4g 射干3g 云苓3g

橘红3g 胆星3g 连翘3g

饴糖10g 半夏4g 炙甘草5g

海浮石4g

并给予自制麻子仁丸,嘱咐其若大便不畅,晚饭前服3g。一月后复诊,患儿咳喘痊愈,大便畅通,食欲增加。

—2—

患儿突发性哮喘住院

一日其父过生曰,患儿晚上自己竟然吃了一只板鸭和一个鸡腿,于当夜23点突发哮喘,急送气管炎研究所治疗。

一周后喘止,要求中药善后配合,此时患儿脉迟缓有间歇,我考虑到他是因输液伤及心阳

其父与主管医生协商停止输液,但主管医生说:“心率正常,继续巩固治疗。”

其父信以为真,说心脏没问题,用中药配合调理吧。

为了证实,我用电子血压表给患儿测血压,血压表报:心律不齐。其父才决定停止输液,用纯中药调理。

出院时其父问主管医生:“这病会复发吗?”医生:“回去每天早晚雾化两次。”父亲问:“雾化多长时间?”医生:“至少三年。”其父说:“我们都雾化十年了。”

—3—

纯中药治疗,哮喘再未复发

出院后,见患儿舌胖大、苔白,脉迟缓,脉搏五至十次间歇一次。听诊肺中有罗音,呼吸音粗糟,心率不齐。

给予小青龙汤2付,宣肺化饮。

然后予炙甘草汤加干姜、云苓,调治其脉间歇、心率不齐之症。

处 方

炙甘草8g 生地10g 麦冬6g

桂枝8g 人参4g 火麻仁4g

阿胶3g 干姜8g 云苓8g

生姜8g 大枣10个

三付,每付药用小米酒500ml,水600ml煎煮。每付煎取出300ml药液即可,然后分成6份。一付药服两天,每天早中晚各服一份。

6天后复诊:患儿心率复恢正常,脉搏每分钟80次,无间歇,舌体也已恢复正常。

考虑到患儿先天禀赋不足,需要长期巩固调理。但这么年幼的孩子,天天喝汤药也不是办法。

虽然开中药相比患儿住院、雾化等,花费已经少了很多。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帮患儿父亲再省些钱?

慎重思考后,我决定给患儿配制黑芝麻核桃阿胶膏。

处 方

阿胶30g 人参30g 川贝30g

白术30g 云苓30g 橘红30g

胆星10g 杏仁30g 厚朴20g

地龙10g 干姜20g 油桂粉10g

黑芝麻100g 核桃仁100g

大枣粉50g

以上方比例制膏(固体块状)。嘱其每天早晚各服10g(一块),长期食用。

这样做还有三个好处:一是避免患儿吃苦药的痛苦;二是省去家长熬药、喂药的麻烦;三是这个膏口感不错,能让患儿坚持服用,打好这场消灭哮喘的持久战。

患儿父亲反馈说,2018年秋冬至今患儿再未感冒,哮喘再无复发

他无限感慨道:“我的儿子十岁了,终于过上了第一个不住医院的平安年。”

—4—

分析

此患儿出生时因母亲孕期高血压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羊水不能排出,阻滞胸肺,顽痰阻塞肺窍而致咳喘。

内有寒饮顽痰,外受寒邪所致咳喘经久不愈,因此在哮喘发作期,以小青龙汤为主宣肺平喘、温化寒饮,能收立竿见影之效。

患儿因输液损伤心阳,造成心肌失养,心阳虚衰,以炙甘草汤为主温补心阳,滋养心阴,对证下药,效如桴鼓。

长期巩固治疗,以黑芝麻核桃阿胶膏为主,调养其肺、脾、肾,以补患儿其先天不足,强身健体得愈。

—5—

除了外感和饮食,也必须注意到

输液对小儿哮喘的影响

小儿咳喘病较为难愈。多因外感风寒,饮食不节反复发作。

更主要的是小儿外感发烧,多用抗菌消炎药加激素输液反复治疗,导致阳气虚衰、卫外不固、内伤脾胃、痰饮阻肺,最终导致心肺衰竭。

中药的优势在于温阳化饮,标本兼治,所以中医治哮喘有立杆见影之效。因人而异选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调治,多能奏效。

对顽固性哮喘,更应果断停止西药及输液治疗,否则再用中药治疗等于对抗西药的毒副作用,有时即使是药物对症也是疗效甚微。

因为化学药物及输液对儿童的稚阳之体危害极大,甚至影响幼儿发育而发生其它疾病。

—6—

感悟

我是70年代开始当医生的,这么多年来总觉得中医理论没学到位。临床很多病用药目的不明确,偶尔药到病除,却不知为何。

有时用《伤寒论》中的经典方药,总是觉得自己在比葫芦画瓢,因为不解其意,只是略觉对症,拈来就用。

因此时常内疚,但面对茫如烟海的医学典籍,却又不知从何着手。虽酷爱专业,却如雾中看花。这大概是许多院派毕业生的同感吧!

偶然的机会,我迈进了诵明书院的大门,如梦初醒。

尤其是听了肖相如老师的《伤寒论全本篇》和《临床实战班》的课程,豁然清醒,喜入杏林,如饮甘露。也明白了自己以前没学好中医的原因:因为没学懂中医经典啊!

通过在诵明书院的学习,我对病症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临床用《伤寒论》开方有依据,治病效果明显提升

比如对小儿咳喘的治疗目标清晰,疗效显著,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让很多以前不相信中医的患者,现在愿意使用中医中药。

感恩肖相如老师,感恩诵明书院

10岁患儿,哮喘10年,如何用中医治好?原创: 张国荣

补上中医经典这一课是社会所需,希望中医人拾起抛之脑后的古典医籍,捧起医圣经典,发奋精读,积极证实国粹医理,用疗效传播中医、发扬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