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反复发作怎么办?看山东名中医怎么治
迟华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治则治法、《内经》理论与临床研究近五十年。曾获得山东省名中医、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擅长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鼻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迟华基教授认为,鼻炎即中医的“鼻鼽”,本病的发生以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为内因,外感六淫为外因,以饮食失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接触异物或异味为诱因。肺合皮毛,若肺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外邪易乘虚而入,且风为百病之长,易挟寒、热、湿邪上犯人体头面、皮肤,而致肺经郁闭;肺开窍于鼻,肺气失宣,肃降失职,鼻窍不利,津液壅滞,而致鼻塞、流涕;春季阳热出,人体感受外邪,易于热化,热迫血妄行则鼻出血;热盛耗津,燥盛则痒,而致鼻干痒、目干痒;正邪交争,欲驱邪外出,则可见喷嚏频频。
.
治疗方法
处方:苍耳子、辛夷花(包煎)、白芷、川芎各10克,黄芩、防风、薄荷(后下)、浙贝母、淡豆豉、白菊花各8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验案举例
李某,女,31岁。反复性鼻塞流涕3年,加重7天。连续3年每到9月份就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偶有鼻出血,头晕,于当地门诊打点滴后1周好转。7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目痒、咽痛、咳嗽、晨起黄痰,白天为白痰,自服“川贝枇杷露”及“蓝芩口服液”无效,睡眠差,多梦,食欲可,二便调,舌体胖色暗,苔薄白,脉沉滑。诊断为鼻鼽(痰湿蕴结)。处方:黄芪、茯苓、天花粉各15克,炒苍耳子、炒苍术、炒白术、辛夷花(包煎)、陈皮、浙贝母、泽泻、升麻、葛根、黄芩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共7剂。嘱病人少吃油腻,多吃蔬菜水果,积极锻炼身体。2诊:服药后咳嗽、目痒减轻,晨起咳黄痰,偶有鼻出血,头晕减,仍喷嚏,流涕,鼻塞,睡眠差,多梦,食欲可,二便调,舌尖边红,苔白厚,脉沉滑。处方:上方加炒杏仁、桑白皮、天冬、麦冬、鹅不食草、沙参各10克,服7剂。3诊:服药后仍有鼻塞喷嚏,无流涕,咳嗽症减,有白痰,质黏,鼻血止,无头晕,睡眠差,易醒,食欲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处方:炒白芍、桂枝、法半夏、五味子、炒苍耳子、辛夷花(包煎)、鹅不食草、浙贝母、桑白皮、黄芩、升麻、葛根、甘草各10克,炙麻黄、干姜各6克,细辛3克,服7剂。数月后复诊未发。
.
体会
鼻鼽以阵发性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为主要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变应性鼻炎”,多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西医治疗鼻鼽见效虽快,但时节一到,便会反复发作,需长期用药,不能根除。中医认为,“鼽”的病因病机多为体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肺、脾、肾三脏虚损,正气不足,外感风寒异气而致。鼻鼽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故治疗上着重调理肺脾肾三脏。改善人体的整体状态,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正是中医药治疗鼻鼽的优势所在。在治疗用药方面,迟老以宣肺通窍、理气化痰的苍耳子散为基础方,方中苍耳子味苦甘、性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通窍、散结之功,为历代医家常用的鼻科要药;辛夷、白芷、川芎性辛温,主入肺经,辛可散风,温能散寒;薄荷芳香走窜,其性升浮,引药上行;防风解表祛风;黄芩、淡豆豉、白菊花辛凉解表,防止辛温药助阳太过;甘草以调和诸药。针对此验案的患者多有痰湿,故迟老在苍耳子散的基础上,辅以泽泻汤。泽泻,甘寒,入肾与膀胱经,其功在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令水饮下行;白术健脾益气,助运化而去水湿,培土制水以涸痰饮之源,二药共收健脾利水化痰之效。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南方健康科学”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报是全国邮发的,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的,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开设有“中华医药””中医精粹“”民族医药“”药膳食疗“等中医专版。全国邮发代号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