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规律”对照表,看你家娃长对了吗?护理要避开3个误区

文 / 自媒体育儿干货
2021-02-26 19:48

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都是让人惊喜的,第一次坐着,第一次站着,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喊爸爸妈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个惊喜的过程还伴随着担忧,父母会疑虑孩子的发育会不会迟缓了,会不会是缺乏了营养,会不会是身体上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在长牙齿这件事上,每一颗牙齿都让家长惊喜,又担心孩子的牙齿是不是长得有些晚了。

1. 宝宝出牙是有规律的

其实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大致的规律,父母按照这张表格就能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有没有长错、晚长。只是这张表格代表的是大部分孩子的生长规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些不一样,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需要太在意。

只是生长的时间推迟得太晚,或者出牙太早,可以去医院看看是不是身体激素有问题,或者是缺乏某种元素。

一般来说第一颗长出来的是“门牙”,大部分孩子会在六个月左右出牙,也有孩子长得晚一些,需要到一岁左右出牙。

家长不需要太担心,只要按照科学喂养孩子,定时给孩子清洁口腔。出牙的时期和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实在太过担心可以去医院看看,也可以检查一下孩子发育晚的原因。

2. 宝宝出牙有什么症状

宝宝要出牙之前会有一些症状,例如喂养的时候喜欢啃咬奶瓶,或者是撕咬妈妈。还喜欢吮吸手指,咬玩具,这是因为宝宝要出牙之前,牙龈会有痒痒的感觉,孩子需要磨牙。

这个时期家长需要保证孩子玩具的清洁卫生,还要多给孩子买一些磨牙玩具,定期清理消毒,以防病菌从口腔进入。

1. 外力拉拽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了,但是长得太慢了,还会用手指掰孩子的牙齿,希望能长得快一点。这样的做法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会误伤孩子的牙龈,造成牙齿的损伤。

2. 盲目补钙

有些孩子不长牙齿是因为缺钙,有些孩子就是发育比较慢,不少家长就会混为一谈,认为孩子长牙太慢就是缺钙。于是各种大骨汤喂孩子喝,钙片让孩子吃,实际上钙片吃多了对人体也是一种负担。

孩子需要补充什么元素,应该经过专业的检测,只要饮食结构比较均衡,很少会让孩子缺乏某种营养。

3. 封建迷信

还有些家庭会比较封建迷信,孩子长牙齿比较晚,就带着孩子去姑姑小姨家里,要求姑姑或者小姨出钱买鞋子、包红包。还有些地方说孩子长牙晚,是以后没有福气的表现。

各种民间做法让人有些反感,对孩子没有伤害也还能接受,有时候却会应该一些言论让父母亲友不开心,确实没有必要。

1. 没出牙以前也需要护理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没长牙就不需要护理,其实孩子的口腔出生以后就需要清理,因为孩子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喂奶粉,口腔都会有残留。给孩子喂一些水,每天都用棉签蘸取温水,给孩子擦拭牙龈和口腔。

在孩子两个月以后,可以增加到每天两次,也可以在每次餐后擦拭,用手指包裹着纱布清洗也可以。

2. 出牙后要开始刷牙

孩子牙齿长得比较多了,大概一周岁以后,可以使用儿童牙刷和儿童牙膏刷牙。孩子不会刷牙,可以有父母代替,力度不要太大伤害孩子的牙龈。等到孩子三周岁左右,要学会自己刷牙,坚持早晚一次,餐后漱口,才能保护好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