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退烧最安全,怎么量体温最靠谱,发热应对指南来教你!
孩子一发烧,家里气氛就开始紧张,妈妈表示亚历山大,那先量个体温呗,结果娃各种不配合,扭来扭去跟个麻花似的,腋下,额头,肛口腔,水银温度计,电子测量仪,贴额头测温度条,花式测量,结果还是傻眼,这温度怎么就五花八门的,到底哪个为准……
一、发烧的原理
首先,孩子发烧,最紧张的莫过于妈妈了,自责难过,总觉得没带好娃。其实,发烧对于孩子来说很正常,十个娃中有八九个都不能幸免,发烧是免疫系统对于病毒入侵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体内温度升高才不利于病毒的繁衍,所以适度的发烧对人体是有益的。
二、正确量体温姿势
运动后,洗澡后,天气热,穿的多,刚晒完太阳,体温都会比正常高,这个时候要量体温一定要让孩子先休息30分钟再量,以保证准确。
要确定娃是否发烧,妈妈最好不要用手,额头摸一摸就觉得发热了,请用体温计来作为衡量是否发热的标准。
- 对于婴儿来说,量体温的最佳姿势是从肛门测量直肠温度最准确。妈妈可以让宝宝趴在自己大腿上,体温计上涂点凡士林,然后插入肛门1.3——2.5厘米,测量过程中不可松开体温计哦。
-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5岁以上),口腔测量即可,把温度计放在孩子舌头下面含住,如果刚喝过热水吃过烫的东西,要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
- 腋温、耳温和前额温度是最常见,也用的最多的方法。有几个注意点,对于半岁的宝宝,耳温不推荐,因为要把耳道拉直,会有困难;腋温测量前记得擦干娃腋下的汗水;额头测量最方便,等娃睡着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量,缺点就是可能会受到外界温度影响,存在误差值。
- 颞动脉温度计测量体温得到的误差相对最小,也非常方便测量,是肛温测量以外,第二准确的测量方法。
- 注意:不推荐使用水银温度计,一旦破损会存在暴露水银的危险。
三、发烧的标准
首先,婴幼儿的体温往往会常人偏高一点,人体的平均正常体温是 37 ℃,正常体温范围是 36.4—37.5 ℃。发烧的定义是体温高于正常。
- 直肠、耳温或额温:≥ 38.0 ℃ 视为发热。
- 口腔温度:≥ 37.8 ℃ 视为发热。
- 腋温: ≥ 37.2 ℃ 视为发热。
●对于不满3个月的宝宝来说,只要超过体温(肛温)38°C,就需要上医就诊,家长不可自行给宝宝服药。
●3个月—3岁的宝宝,只要有以下一种情况发生同样需要上医就诊:体温(肛温)达到38.9°C;体温(肛温)达到38°C并持续发热三天;宝宝表现病态,像嗜睡,哭闹不安,食欲降低,困倦无力等症状
●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只要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同样需要上医就诊:体温(肛温)达40°C;单独发热超过一周(断断续续发热像持续几个小时也算);发热伴有皮疹;出现了热惊厥;孩子无精打采,反复呕吐,肚子痛,头痛,感觉不适。
四、发烧的误区
●发烧烧坏脑子
一般的发热不会引起大脑或神经系统损伤。但如果导致发热的病菌同时进入大脑,引起脑炎、脑膜炎,就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所以,除非持续 41 ℃ 以上的高热,“烧坏脑子”的是进入大脑的病菌,而不是发热这个症状。
●发烧不能洗澡
发烧的原因是体内的病原体或者自身免疫系统的炎症导致,与外界环境影响不大。发烧的时候,只要孩子精神不错,体力允许,那就可以洗澡的。只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刺激加重不适。
●一发烧就打针输液吃药
孩子一发烧,就打针输液吃药,其实并不可取。药物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关键还是得靠自身抗体来抵御,输液越多,发生药物过敏的机会就越大,到时候受罪的可就不仅仅是发热这么简单了。
真的要吃药,只有发烧超过38.5—39°C才有必要使用药物退烧,否则不建议,只要孩子能吃能睡,精神状况良好,就不用特意对发烧进行治疗。
●发烧不能开空调
发烧可以开空调,不能的是吹空调,这是两回事。开空调注意几点:控制室内温度在26度左右,不要直吹宝宝,室内宝宝穿轻薄的长袖长裤以免皮肤暴露在外受凉,空调风速调到最低档,室内开点窗户通风。
●贴退烧贴
退热贴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小小一片,真要达到降温效果,那也是很低很低的。孩子贴上后感觉凉,舒服,那只是因为退热贴里添加了薄荷、冰片之类的成分。
●还有捂汗,酒精擦拭,冷水澡,冰敷都是不可取的退烧方法,家长千万别尝试。
五、正确的发烧应对方法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畅通,温度适宜,夏天炎热开空调,冬天干燥,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的湿度
- 给孩子穿轻薄舒适的衣服,不要穿太厚或盖太厚的被子。越捂汗越不容易散热,反而导致体温更高
- 给多喂水,补充液体。少量多次的喂,比如水或者水和果汁以4:1的比例稀释后小份量多次喂,母乳期宝宝的话可以多喂母乳,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在生病的时候不要添加新的辅食,孩子能吃多少吃多少,不强迫喂食。
- 温水浴可以让孩子减少不适感,要是孩子喜欢可以洗个温水澡,不愿意也不强迫,多注休息,不剧烈运动。
六、药物治疗的注意方式
吃药,输液,这些都不是孩子发烧的首选,药物的治疗只是减轻孩子的不适感,并不是降温。
目前,儿科应用最广泛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美林、托恩)。一般的发热,单一用药即可,不要混用。持续高热,需要遵行医嘱用药。
至于药物和输液哪个好点,这个没有可比性,如果孩子药物治疗就可以起到效果,就没有必要再捱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