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病日】董静:心脏病患者最怕怦然心动 警惕隐形杀手:房颤

文 / 健康大河南
2021-09-28 18:21

前言: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房颤作为一种十分危险的疾病,正日渐成为国人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那么,什么是房颤?它有什么危险?又该如何治疗?对此,我们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董静,请她给我们讲讲关于冠心病支架后康复的相关的知识,欢迎她的到来!

本期要点:

问题一:董主任,请问房颤该如何定义,它又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的危害:

1、脑卒中及血栓栓塞:房颤增加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体循环栓塞常见部位依次为下肢、肠系膜及内脏、上肢

2、心衰: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二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房颤使心衰的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心衰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严重的心衰也会增快房颤的心室率.

3、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部萎缩。

4、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

5、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

问题二:看来房颤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董主任,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哪些呢?

许多疾病可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并增加心房颤动并发症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目前已明确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肥胖、吸烟、酗酒,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控制和治疗这些因素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

高血压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不能较好地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肥胖会导致显著的心房重构,是房颤发作以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房颤患者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比例高达32%~39%,房颤的发病和进展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酒精摄入是发生房颤、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饮酒越频繁,相应的危险度越高。运动量过少及过多均增加房颤发作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纤维化等相关.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此类患者通常以阵发性房颤为主,症状明显,同时会有心脏扩大、心室肥厚等结构性改变.因此,提倡适量运动可能对防治房颤有益.

问题三:一说到心脏病就会想到先看心电图,请问房颤心电图有什么特点吗?它的临床症状又是什么?

心房颤动的确诊必须有心电图证据,其特点为:房颤时P波消失,f波代之,频率350-600次/分,QRS波节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 RR 间期不匀齐,QRS波形态多正常。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24-72小时)。用于筛查和检测房颤的新型工具和技术,例如(微型)植入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大大增加了有房颤风险的患者的诊断机会。

部分心房颤动患者可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心房颤动本身的症状主要是心悸,程度轻重不一。一般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较重。少数患者有胸闷、头晕、黑矇。心房颤动发作时,由于快速心室率和心输出量的下降,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并可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问题四:网上有种说法叫永久性房颤,董主任,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房颤有分型吗?

按照房颤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方式进行分型:

根据房颤是否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生物瓣膜置换、二尖瓣修复等情况相关:瓣膜性房颤、非瓣膜性房颤。二者在血栓风险、治疗方面都不太相同。

问题五:介绍了这么多,很多患者朋友都关心治疗问题,请问房颤需要如何治疗?哪种治疗方法效果最好?

房颤的治疗包括四大方面:1.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是房颤治疗策略中重要环节.2. 心室率控制;3.节律控制;4. 治疗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

1、预防脑卒中和血栓栓塞:瓣膜房颤和卒中风险高的非瓣膜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卒中/TIA/血栓栓塞史、血管疾病、年龄65~75岁、女性);口服抗凝药或左心耳封堵。

2、心室率控制:,也是房颤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通常可明显改善房颤相关症状。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心室率以及房室结消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3、节律控制:是指尝试恢复并且维持窦性心律,即在适当抗凝和心室率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心脏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或导管消融治疗. 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

导管消融对于阵发性房颤在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负荷、改善症状和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而且安全有效,导管消融可以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在持续性房颤治疗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无心房器质性病变或病变轻微、左心房内径<45mm、房颤持续时间较短、年龄<65岁的可从导管消融中获益.

4、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

从恢复并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来讲,目前还是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最好。当然,每个患者情况不同,针对不同的房颤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不一定相同,还是要进行个体化的分析。

问题六:在生活中出现房颤症状时,该如何紧急处理呢?

生活中如果出现突发的心慌、胸闷等症状,还是建议拨打120电话到医院进行救治,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候可以测量一下血压,摸摸脉搏看看一分钟跳多少次、是否整齐?同时要尽量保持安静和休息,不要再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假如以前有过多次阵发房颤自行转复的病史,症状不重,对自身状态和病情相对了解,心率较快,测量血压不低,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点倍他乐克这类的药,安静休息观察一下会不会自行转复。

问题七:针对房颤这一话题,有网友留言治疗要赶早不赶晚,董主任,这句话从专业角度来说正确吗?它有什么依据吗?

是这样的,多数阵发性房颤可进展为持续性房颤,随时间推移将导致心房不可逆的电重构与结构重构,早期进行节律 控制可能有益于阻止房颤的进展. 对于左心房直径>55 mm、心房肌纤维化、房颤持续时间过长和伴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而未完全纠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高于无这些伴随情况的房颤患者。

问题八:如果在妊娠期出现房颤的话,有办法治好吗?会不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

房颤是妊娠期间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有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疾病的孕妇或者高龄孕妇,心室率过快时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的影响,需要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上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或者没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比如抗凝药可以选择华法林或者注射低分子肝素,而禁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控制心室率时可以用心脏选择性高的β阻滞剂,效果不好的话用地高辛或者维拉帕米。孕妇出现房颤我们建议尽量恢复成窦性心律,假如房颤心率过快以至于引起低血压等危重情况时,要进行电复律,电复律还是安全有效的。血压等情况相对稳定时可以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复律。

此外,近些年随着“零射线”导管消融术技术的进展,也为妊娠合并房颤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零射线消融就是整个消融过程不用X射线做指引,仅在房间隔穿刺时,用极少的X射线指引进针,整个手术过程所用的X射线量极低,可达到孕妇所能接受的X射线剂量,这大大降低了X射线对孕妇及胎儿的辐射,不会对胎儿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技术,也是心脏电生理手术的新趋势之一。

问题九:董主任,您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生活中如何预防房颤吧!

首先,我们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戒烟限酒,控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避免超重或肥胖。适当运动,不能长期久坐,也不要运动过量。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可以减少心跳波动幅度过大。

最后,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并且积极控制。比如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病,控制甲亢,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要接受氧疗等等。

嘉宾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