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也有“早高峰”!照这5条做,能省下不少医药费

文 / 龙汇说健康
2021-01-27 15:43

受邻近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我国冬季总体气温偏低。南方地区有遭遇大型寒潮而“一夜入冬”,北方地区则有室外飞雪室内供暖的“冰火两重天”。不论身在何处,这种短时间内的大幅温差波动,都会很容易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极易发生急性危险事件。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最为频繁的季节。而来自西班牙和英国的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冬季早上的6~10点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且发病情况总体比其它时段更为严重。许多老年患者在早晨起床时,仅仅是稍不注意,就可能突然发病。

1、体位因素

人体在睡眠状态时,血液流速较为缓慢,期间血压会比清醒状态稍高。而一旦掀被起床,身体从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开始兴奋,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旺盛。

而老年人的机体调节能力往往较差,在这个过程中,血压难以短时间内降回正常水平,因此容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2、气温因素

老年人多数醒早,而清晨时分正是一天里最冷的时候。从温暖的被窝过渡到寒冷的室温,如果没有足够的取暖措施,身体承受过大的温差,血管很可能会显著收缩,诱发血压增高,最终成为心脑疾病危险因素。

只需要简单变换一下生活习惯,就能降低冬季心脑血管发病的风险。

除了医生常常叮嘱的不吸烟不酗酒、常吃蔬果及低脂食物等,还有以下五点可供参考——

1、谨慎进补,调整饮食

老年人冬季饮食应保持三餐规律。如需另行进补,应结合自己的体质咨询医生后再食用。

日常饮食保持低盐低脂,每顿七分饱,严格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及时补充水分。

2、心情舒畅,戒躁戒怒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动怒动气,以防情绪引发血压大幅波动,带来脑血管意外。

3、减少外出,重视保温

室外气温明显过低的时候,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不得已出门时,务必重视头部和四肢的保暖。

在家中时,保持起居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为宜。

4、放松排便,忌用猛力

冬天大便干燥难排,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用尽力气去“挤”。这其实也是一种风险行为。

用力排便需要屏住呼吸,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以提升腹压。殊不知,此时血压也会受影响,心肌耗氧量大增,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

建议日常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水分,配合适量运动,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对保持大便通畅有良好作用。

5、坚持运动,注意强度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友最好一周内运动至少三次。

室外运动选择有阳光的下午时段较为适宜,室内运动则要注意通风和维持室温。

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进行散步、太极、小幅度的球类运动皆可。注意及时补水,以暖白开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