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心脏,预防“心梗”,谨记“3勤,3慢”!早知早受益!

文 / 天蝎爱健康生活
2020-12-17 18:57

有时人会变老,身体的内脏也会变老。

而心脏的年龄仅有40岁,意思就是40岁后,心脏的功能开始慢慢下降。

就会出现心脏病,心肌缺血,心绞痛,而最危险的就是心肌梗塞,其抢救时间只有“黄金6分钟”。

那么,想要预防心梗,日常应该如何做呢?

【三勤】

1、勤补充

建议植物油,搭配吃,有益心血管的健康,油酸类橄榄油、亚油酸类大豆油、亚麻酸类紫苏仁油,2:2:1的比例搭配,约25克~30克即可。

其中,紫苏仁油含有 α - 亚麻酸,能降低脂肪,促进血液解毒,改善血液粘度,预防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天摄入 1 克亚麻酸(α- 亚麻酸),推荐给心脏病患者。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幸存者体内 α - 亚麻酸含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小,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也较小。

α- 亚麻酸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和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和保护心血管系统。

每天做调合油、冷拌、油淋蔬菜、混合酸奶等,都能满足人体对亚麻酸的需求。

2、勤舒心

这项研究发现,14.4% 的患者是由心肌梗死引起的精神压力引起的,包括保护长期熬夜、加班、家庭工作和其他压力。

身体的持续消化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促进了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了心肌梗死的发生。

分析发现乐观与心脏健康有很大关系。

适当的放松和乐观的态度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减少心脏的伤害,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勤控压

研究发现,中国有近 3 亿高血压患者,他们不知道血压是否在上升。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损伤、损伤和硬化以及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 80% 的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因此,合理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其他危险疾病的风险。

【三慢】

1、慢起床

人刚醒来,就是身体的新陈代谢,最慢的血液流动,如突然起来,会引起头晕、眼花、心跳等不良针状。

而早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 ''高峰期'',不当行为会加速心肌梗死的发生。

最好早上醒来,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伸展身体,在床上锻炼,以避免血压突然升高,造成危险。

2、慢排便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许多中老年人在厕所里昏倒。

当人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明显升高,导致血压升高。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将加速血栓的形成,阻断血管,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突发事件的危险。

因此,排便不应太难,对于那些通常便秘的人,多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促进排便的作用。

3、慢运动

适量的运动,利于身体代谢提升,有降血压,强心脏的功效。

但是如果过量的运动,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引起危险的出现。

随意运动最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常做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中老年人朋友可以适当的连连太极等一些缓慢的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