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女,一旦身体出现4处“疼”,多半是心梗要来,及时检查
心梗,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柳叶刀》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中风,第二位就是缺血性心脏病,而其中大多数都是心梗。
无论男女,一旦身体出现4处“疼”,多半是心梗要来,及时检查
第1处:上腹部疼
心梗引起的上腹疼大多数为突发性的。
是血液供应受阻,使疼痛感放射至上腹部引起的,这一症状易与胃病混淆。
如果上腹疼痛的同时,还伴有胸闷憋气、出汗等,要警惕心脏病,尽早检查。
第2处:嗓子疼
这时心梗的非典型、且极易被忽视的症状。
这一部位和心脏在大脑的疼痛反射区在同一个区域内,当心脏疼痛传递到大脑,大脑告诉人们的可能就是嗓子疼这种轻微的症状。
另外,在情绪波动时还会出现咽部有锁紧感、像被绳子勒住了脖子一样的现象。
第3处:左上臂疼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
但有时候定位不精确,会使左臂或者左前臂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同时伴有胸闷、气紧等症状时,要警惕心梗。
第4处:牙疼
普通的牙疼,有准确的疼痛位置,无论人体是静是动,都很疼。
但是心梗诱发的牙疼,经常在人体活动后出现,就算拔牙、吃了止疼药也不见缓解,这是“心源性牙痛”的信号,要尽早做检查。
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梗,牢记:少吃3物、戒3习、做好3事
少吃3物
1:盐分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体内的钠离子堆积,易使血压升高,而血压不稳定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只是食盐,隐形盐分的摄入量也要控制。
如:咸菜腌菜、加工肉、方便面、果脯蜜饯等。
2:脂肪
限制脂肪摄入对预防血管堵塞来说至关重要。
高脂肪食物摄入太多,易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升高血脂水平,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栓的形成率及心梗发生率。
3: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营养丰富,但不能过量摄入。
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经常食用会使体内胆固醇水平超标,升高血脂,久而久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的发生风险。
戒3习
第1习:熬夜
熬夜时,人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还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早搏,易发生猝死。
长期熬夜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的形成率,易使血管堵塞,诱发心梗。
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
第2习:吸烟
长期吸烟的人比不吸烟者患心脏病的几率高约70%。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壁,使血管内皮出现炎症,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血液的携氧量,易使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梗。
第3习:久坐
久坐时,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这时,血液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液的粘稠度会升高,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若血栓脱落,血栓堵塞在哪,就会引起相应部位的梗塞。
建议,每坐1个小时就起身活动几分钟。
做好3事
第1事:多喝水
血液中水分含量高达82%,因此,多喝水,有助于血管养护。
在喝水的同时,可加入一些养血管的花草茶,对控制血压、血脂,有很大的好处。
如:将念露菊、决明子、蒲公英按3:1:2比例搭配,它们富含的菊色素、大黄酚、甾醇类物质,均衡摄入可改善血管环境。
其中,念露菊中含有的菊色素,是控制血压、血脂的重要成分,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每天早晚补充,能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调节血压、血脂,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梗疾病风险。
第2事:运动
缺乏锻炼会使血液中一些诱发心脏病的物质增多,如参与炎症反应的蛋白,当它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甚至硬化。
因此,建议选择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4次以上,每次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
运动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第3事:学会释放压力
人到中年,压力倍增。
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体内会一直有一根“紧绷的弦”,在慢性心理应激的状况下,冠状动脉内皮就容易受损,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在情绪突然间变化时,会导致体内循环异常,使已有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建议生活中多与人交流、定期玩出旅游等,有助于释放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提醒:一旦突发心梗,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梗一旦发作,最短可在几分钟内猝死。
很多人还会因为处理不当,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一旦突发心梗,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按照医生的指示操作,等待医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