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心脏病》连载4:看病不是修机器
《中医治心脏病》第一章 第3节:看病不是修机器!
人可以制造机器,可以把人比喻成机器,但人不是机器。人有智慧,机器没有,智能机器人也没有智慧,只是把人的智慧放进去而已。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用修机器的思维治病,有些病可以治好,有些病治不好,有些病还越治越坏。——馬宝琳
有时候,西医是治零件,而中医是治病人。西方医学经常是手术很成功,但实在对不起,病还没好(我们尽力了)!
得了病不可怕,就怕自己瞎折腾。有人说不是我自己折腾,是医院里就这么治的,高级的大医院让这么治,我只有听人家的。
这么想就错了!病是自己的,钱是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怎么治也应该自己拿主意。拿这个主意不是非要学医,而是要靠自己动脑子。
因为不同的大医院说的也不一样,中国的和美国的也不全一样,美国的大医院说的也不一样,现在说的和前几年说的也不一样。
看病不是修机器!
美国有个著名好莱坞女星,叫做安吉丽娜·朱莉,就是主演《古墓丽影》的那个大美女。这位女星在2013年干了一件大事,就是为了预防乳腺癌,提前把自己的乳腺给手术切除了!
注意:是为了不得乳腺癌才切的,不是已经得了!
美国的医学技术在人们眼里应该是很高的,现在我国的西医也主要是学美国的。美国的科技发达,可以查基因,医生给她查了个基因,说她以后很可能会得乳腺癌,建议她手术切除,结果她就咔嚓了!
美国的医生也不都是这个观点,这不,也有美国专家说为了预防就把乳腺切了不对。但这个明星现在上瘾了,还要为了预防卵巢癌,再把卵巢切了,已经切了!
......
其实,到底这样做对不对,这个主意怎么拿,和学医没有半毛钱关系!
为什么呢?
因为她以后还有可能得肺癌,还有可能得肝癌,难道都切了?她还有可能得心脏病,得这个病的可能性太大了,年纪大了就容易得,难道现在先把心脏切了?或者做个心脏移植,换成个16岁的心脏?她以后还有可能骨折,因为她拍动作片啊,难道现在先往骨头里提前打上钢钉?
无疾而终的人很少,她以后死于什么病现在不知道,如果想换零件,应该全身都换一遍!以后她还会死,难不成为了避免以后死,现在提前自杀了?
所以说,这个人演电影演得好,长得漂亮,是个全世界著名的影星,但事情想不明白。
从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也要学两招:
第一,美国的医生有时候也是胡说八道,而且说的也都不一样,自相矛盾;
第二,著名影星肯定找个有名的医生做手术,但这个医生只是个做乳腺癌切除手术的名医,是手术做得好,可能切的干净,皮肤缝的漂亮,不留疤,还顺手做个隆胸,但在这个手术该不该做的问题上,简直就是个庸医,说是个庸医都是夸奖他,说难听点就是害人!
害人于无形的庸医!
大家首先要澄清一个认识:
就是大多数医生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有着很高的职业素养的(这在闹非典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来,那是豁出性命上前线),但是他们学的医学就是这么治病的,从本科到博士,从中国到美国,就是这么治,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这么治才是对的。
其实,西方医学并不反对中医,美国排名第四的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在2014年1月正式开设了中医门诊,问诊费100美元。
著名的《华尔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事实上,很多西医大家都在反思这个问题(西医小家还没有反思,他们正在学习课本呢,只有一览众山小的大家才看得明白)。
在2014年5月17日举行的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上,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表示:
访谈胡大一教授~现代医学已经走进“死胡同”“大家如果不走出生物医学(就是现在的西医)的怪圈,预防和康复都只会是一些美丽的传说,美好的梦想,不好实现的传说。只有理解医学,颠覆医学,重塑医学,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胡大一教授认为,现代医学如今存在很多局限和瓶颈,这是因为现代医学存在着先天不足。胡大一教授如此看待西医模式:
西医随着工业革命得以快速发展,作为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它用生物医学的观点寻找疾病的病因,希望从生物学的角度找到疾病的发病机理。
随着科学研发越来越先进,成本越来越高的影像技术被用于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越来越好的手术被应用于治疗。
现代医学有着巨大的成就,比如二战期间发明的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后来发明的疫苗也使许多疾病被人类征服。
胡大一教授说:“在面对传染性疾病时,现代医学很有成就感,而且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现代医学的成就,还挣到了更多的钱,让很多人投入到医疗行业中。”
但是,当人类面对非传染性疾病时,现代医学的先天不足就凸显出来了。
胡大一教授表示:因为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所能够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非传染性疾病面前,现代医学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而且现在传染性疾病方面也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还不够凸显。
西医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西医的将来路会越走越窄。因为非传染性疾病中社会因素更凸显,比如PM2.5,比如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都不爱运动了,出门就开车,两站路都嫌远。
胡大一教授说:“我年轻时没有这么多汽车,上学都是走着去,看电影也是走路去。但现在不行了,整个社会都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些社会问题会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大家都很焦虑,不是用生物技术能够解决的。”
胡大一教授认为:西医对社会心理因素不够重视,西医基本上是生物技术拜物教,就是崇拜技术。
胡教授提到了曾经轰动一时的“温岭杀医案”:“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病人表示很难受,比不做手术还难受,后来病人又去浙江看,去上海看,专家都说手术很成功,没有问题,但病人就是很难受。”
胡大一教授还举了另一个例子:“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的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后来这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做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通过这两个事例,胡大一教授表示:医生最基本的素养是尊重患者的感受。
他说:“医生是单纯用生物技术指标去判断,却不相信心理因素能够引起比生理疾病还痛苦的感受;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自己最有发言权,而不是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
“单纯的生物医学是死胡同,是西医的死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模式”,胡大一教授下了结论。
他认为,单纯的生物技术必然导致过度医疗,必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现在给医院配上警察,如果医院到处是警察,医院就彻底完了,说明医学一点希望也没了。
这本《颠覆医疗》提示:医学就需要“创造性破坏”。
在胡大一教授漫长的从医生涯中,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医疗纠纷,如果他开医院也绝对不要警察。
他说:“病人来看病,我处处为他着想,想着他能不能付起钱,让他尽早得到治疗,给他找最可靠的医生,以前有个病人有意见,我赶紧给他道歉,在安贞医院给他找了医生,安排了病房,这样病人还怎么会闹事?”
《中医治心脏病》往期连载:
《中医治心脏病》-自序-马宝琳(连载1)
连载2:这才是医学的真相
《中医治心脏病》一章二节:要是认死理儿,您就错了!(连载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