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心脏早搏怎么办?哪种情况不用治疗?
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正常情况下是心房先跳一次,然后电流往下传到心室,心室跳一次。如果心房提前跳了,就叫"房早",如果心室提前跳了,就叫"室早"。在健康人群中早搏很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早搏的频率也增多,60~65岁健康人中,80%可出现早搏,但早搏更易发生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早搏是心脏病吗?小刘最近为自己的心脏发了愁。原来,最近公司加班很多,他时不时感觉到心脏跳得不太对劲,时常感觉胸口"咯噔"一下,有时有想要咳嗽的感觉。到医院查了查,医生说有早搏,但没有发现心脏有什么器质性毛病。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我们需要了解并找出出现早搏的原因。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1、生理性早搏
生理性早搏多由神经紊乱、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更年期、饮食不节制、起居不规律、消化不良、过度饮酒及吸烟或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及颈椎病变压迫支配心脏的神经等引起。
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身也会引起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与忧虑有关。
图片编号:IMG10455
2、病理性早搏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亢性心脏病等。不过,早搏并非非治不可,在早搏次数不多、无明显症状、不合并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对患者危害不大,不需要治疗。在早搏次数较多,如24小时内早搏次数超过心跳总数的10%,有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等明显症状;频发早搏会使心脏结构造成慢性损伤,引起心肌病,或合并严重心脏病变,因早搏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时,才需要治疗。
一般来说,一段时间内偶尔出现心脏早搏而没有器质性病变,可认为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是否过于劳累、精神压力太大了?此时不必紧张,调整生活状态后大多会自行消失。
发现早搏怎么办?但是,如果发生过于频繁,时常感觉到发慌、胸闷时,就要引起特别注意了。过多的早搏还能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产生头晕、黑蒙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对于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朋友,早搏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1)查找原因。
出现早搏时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但不必过于紧张,应去医院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早搏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可能引起严重心律紊乱者需要治疗。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倍他乐克、异搏定、乙胺碘呋酮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可做射频消融治疗。
(4)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着重对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的调整,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应该强调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功能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临床发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自己"摸"出来的心脏早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射血冲击动脉血管导致的波动感,有一次心脏收缩,就会产生一次脉搏,正常情况下节奏匀齐,节律规整。当您出现以上症状时,可以马上摸摸自己的脉搏,如果摸脉搏的时候感觉不整齐、漏跳或者提前跳了,那就是有早搏的现象。
有些早搏(房性早搏)还可能发展为房颤,大部分病人房颤之前可能会有房性早搏,您在摸脉搏时会发现,脉搏的次数少于心跳的次数。
图片编号:PIC10018
以上是关于早搏疾病的介绍,多了解一些就不会在发病的时候紧张过度,保持镇定,正确判断。专家也建议,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对可治可不治的早搏,要先让患者放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但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医生应正确判断早搏风险,帮助患者做出恰当选择。对于比较年轻的患者,心脏状态好的,即使早搏次数较多,也可以先不治疗,密切观察。但是如果有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家族史,或早搏伴晕厥和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等情况,可能24小时早搏仅几百次,也是需要进行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