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这么近,那么远
知道现今十大死亡疾病排行榜的排名吗?什么病是真正的死神?
早就不是失恋病了。也不是单相思病。
根据2017年的数据统计,每年在死亡的人群中,有12.9%的人死于冠心病,位列死亡名单第一名。所以冠心病是死神本人。
我最喜欢的喜剧小品演员高秀敏,就死于冠心病。她在的时候,我特别爱看赵本山的小品,她去世了以后,我就改看沈腾了。
2016年10月6日凌晨3点,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冠心病去世,享年44岁。一个一心致力于中国移动医疗事业的人,壮志未酬身先死,背后有那么庞大的医疗资源,却依然没能让自己活。。。。。业界一片唏嘘。
其他各行各业因冠心病英年早逝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冠心病逐渐成了猛虎,很多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人,都因惧怕冠心病而药不敢停。
那么,这么可怕的疾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这段话如果读不下来也没关系,我也读不下来,是照书本抄的。
不过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来加强理解:心脏好比一个泳池,冠状动脉盘在心脏两侧,就好像给泳池供水的管子。
当我们初生的时候,这个管子里面又光滑又干净,所以水流很顺畅,泳池的水清澈饱满。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管子的内壁开始增生一些物质,就像是水垢堆积一样。这些隆起的斑块外形为黄色粥样,切开后还会流出黄色的像小米粥样的脂类物质,因此称之为粥样斑块。
有了这些粥样斑块,就导致管腔越来越狭窄,水流量越来越少,以至于供水量严重不足,直到泳池濒临干涸。
对于心脏来说,就是供血不足,心肌会发生缺血缺氧坏死。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和放射性肩背痛等心绞痛的表现。严重患者会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心慌、出冷汗、脉搏减弱、血压下降等心肌梗死的表现。
之前肯定会有一些轻微症状,然后才会变严重。所以如果在症状较轻时就能引起重视,并辨证论治,冠心病大多数都是可以治愈的,会大大地降低死亡人数。
我之前就说过,我们很少见心脏本脏的病变,大多都是因为气血精津液引起的心脏病症状。而冠心病从症状来看,属于中医里的“胸痹心痛”。
很多人以为,冠心病只要吃丹参滴丸就可以了,或者是速效救心丸,但其实冠心病也是分证型的,上述这两种药都只能治疗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如果遇到其他证型,这两个药效果就不好了。
所以分型论治很重要,来了解一下吧。(以下证型及用药,摘录参考书《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1、寒凝心脉型
症见:心胸呈压缩性疼痛,遇寒冷时加重。其表现为突然心痛如绞,心痛连背,或者背痛彻心,胸闷憋气严重时手足不温,头身出冷汗。而且经常在饱餐、受寒、吸烟、劳累和情绪激动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呈压迫性和窒息性疼痛,严重者出汗并有濒死感,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
中成药推荐: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滴丸)、心痛宁滴丸、心痛宁喷雾剂。
其中喷雾剂弥散速度快,便于口腔粘膜吸收,危急中更适用。蜜丸作用缓而持久,对肠胃的刺激也比较小。
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更对证此型重症,而心痛宁喷雾和滴丸适合病情轻中度者。
此外,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属于辛温走散之品,除非急救,不宜久服,尤其是气血严重亏虚的患者。
2、气滞心胸型
症见:心胸发闷,隐隐作痛,但痛处不固定,一般多由于心情过度激动继而气血不畅导致。舌苔薄或薄腻脉弦。
中成药推荐:冠心安口服液、通窍镇痛散、宽胸气雾剂、安康心宝丸等。
其中冠心安口服液长于理气而兼益气活血之功,对于冠心病胸闷、胸痛,又有心悸、气短、懒言的心功能衰竭表现适合服用;通窍镇痛散适合舌苔腻属气滞痰瘀偏有寒证的心绞痛患者;安康心宝丸芳香开窍,主治气滞血瘀,痰浊阻窍为主之胸痛;宽胸气雾剂适合表现为心胸发闷,或由于心情激动继而气血不畅导致者。
3、心血瘀阻型
症见:心胸疼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人夜疼痛加重,伴有胸闷心悸,面色发暗等症状,舌紫暗或有瘀斑。
中成药推荐:活血通脉片、复方丹参片、丹七片、通脉颗粒、速效救心丸。
复方丹参片益气活血久服不伤正气;活血通脉片、丹七片、通脉颗粒对于心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均有效。速效救心丸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和止痛,不宜久服。
4、气血不足型
症见:心胸隐隐作痛,反复发作,伴有胸闷气短。
中成药推荐:参芍片、太子保心口服液、康尔心胶囊、营心丹等。
参芍片益气活血,主治气虚为主之气短、心悸、胸痛、舌质淡红、脉弱;太子保心口服液主治气阴虚脉沉细或见夜间心胸隐痛、睡眠不实;康尔心胶囊主治气阴两虚型心绞痛;营心丹主治心气心阳虚损,见心悸、心痛、手足不温、面色淡暗、舌色淡、脉沉弱之冠心病心绞痛者。
由于文章长度的限制(其实是我太懒),所以每种中成药的具体组方、功效,你们自己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分证型论治很重要,别看别人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万一证型不对吃反了,那就真的要命了。
不管用哪种中成药,务必在服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辨证后再吃。
有病治病,无病收藏吧。既不要轻视疾病,也不要被疾病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