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记丨坚定追随 勇毅笃行——记我院心脏病研究中心心内科七病区主任张春辉

文 /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2018-09-09 21:06

在我院庞大的医师队伍中,有这样一名医者。他对医学精益求精,对患者关怀备至,对医院发展热忱奉献,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道路上,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以脚踏实地、奋勇当先的勇气和精神,践行着一名医者应该遵循且牢记的神圣使命……他,就是我院心脏病研究中心旗下心内科七病区主任张春辉。

业精于勤

张春辉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9年独立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2400余例,单腔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300余例。在各种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及抢救,左主干、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等高难度介入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冠心病介入及心血管疾病诊疗资质合格证书。

张春辉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青年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脏重症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黑龙江工作委员会委员、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获“PCI术前风险评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PCI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观察”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勇挑重担

工作中,张春辉恪守医德,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着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凡大医治病,必当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他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健康为宗旨,在责任与义务并肩、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下,在医院积极推进亚专科建设,成立16大诊疗中心的新趋势下,张春辉担起了心脏病研究中心心内七科负责人的重担。

新科室成立之初,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起搏器依赖性患者,该患者9年前安置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因电量即将耗竭来院,老人家身高178cm,体重却不足90斤,身材消瘦,既往安置的起搏器已明显突出皮肤表面,仅被一层皮肤包裹,随时可能出现皮肤磨损导致起搏器外漏继发感染的情况。为这样的患者更换起搏器,面临的风险极高,极易发生术中电极损伤、更换的新起搏器无法植入原有囊袋、术后起搏器外漏、感染等情况,张春辉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术前讨论准备,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最终为老人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结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术后,他用高尚的医德和职业操守婉拒了患者及家属执意的谢礼,一封感谢信足以体现出他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

勇当先锋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难题”。

新科室成立后,张春辉带领团队遵循顶层设计,紧跟医院改革步伐,勇淌医改深水区,不断加强药占比、耗占比的管控工作,降低辅助药品的使用,控制高档用药,降低药占比;积极开展介入操作性新技术、新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支出;从细节做起,开源节流,增加科室操作性收入,降低消耗,节约能源,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在为患者谋健康、为科室谋发展、为医院谋突破的道路上,他积极献策、率先垂范、踏实进取、开拓创新,凝聚和贡献着整个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这就是张春辉,一名普通的医者,一个科室的掌舵人,一名医院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军,一个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