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医生检查出冠心病,转变心态后,生活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文 / 医食参考
2018-02-01 10:03

冠心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全名叫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生长在心脏上专门向心肌供血的血管,有3个主要分支,内径1~3毫米粗,中老年人由于血液内脂类物质不断在管状血管内沉积,产生动脉硬化及斑块,甚至局部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塞,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极端恐惧。以往的规律生活从此被打破,陷入了紧张、无序的生活状态。而恢复健康、规律的生活,是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让我们来看看本文的主人公王晓琴,无意间被查出冠心病,在有惊无险地经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精彩地生活下去的故事吧。

口述者:王晓琴(退休医师)

年龄:72岁

亲历事件:心脏“搭桥”

按时吃药,血压却居高不下

当时,67岁的我,还在自己和几位好友合伙开的诊所里当内科医生。除了高血压、血脂有点高之外,我身体状态一向不错,每天精神抖擞地给患者看病。

一天上午,我刚上班不久,只看过几个病人,就感觉很乏力,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我没有患感冒,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测了一下血压,结果吓人一跳——高压180毫米汞柱,低压100毫米汞柱。“奇怪,我上午出门前,吃过降压药,血压怎么还这么高?”女儿知道后就陪我去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看门诊。

“你得马上住院。血压这么高,随时会发生危险,需要尽快查明原因。”医生的话,让我们顿时紧张起来。心电图、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我做了很多检查,最后查明是心脏血管出了大问题,就是冠状动脉主干狭窄,还有多支血管病变,所以血流受阻,引起血压不稳。

心内科的专家对我说,要做个介入手术,在血管里放个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流正常。没过几天,专家又对我说,这个手术不好做,因为我那心脏血管狭窄的地方相当于“交叉路口”,即便放上支架,效果也不好,所以手术就不做了,专家让我今后做保守治疗。接着,我带着治心脏的药物,出院了。

转院治疗,犹豫要不要“开胸”

后来,女儿和女婿打听到另一家大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就陪我找这位专家看门诊。医生仔细查看我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说,你需要心脏“搭桥”治疗,否则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

作为医生的我,明白心脏“搭桥”是一项创伤性的大手术,需要开胸,还得启用体外循环(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也就是手术操作要暂停心跳。

面对这么大的手术风险,我和家人都犹豫了。反正,我现在没有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我装作无事地继续上班,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上楼梯开始觉得吃力。女儿家在七楼,我得走两层歇一歇。

恰巧,几天后,我和上海的哥哥通电话,聊起自己的病情。没想到,他在3年前,也就是73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因怕我担心,没告诉我。他说手术很成功,把原先的胸闷、气短等问题都解决了,术后身体一直很好。哥哥还提醒我,母亲63岁时是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的;我们心脏血管不好,是家族遗传的。他建议我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顺利,住院半个多月就出院了

哥哥的一番话,打消了我对手术的恐惧感。我们又去找原先那个心胸外科专家咨询。专家向我详细地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风险率,还说:“你现在没患糖尿病,身体状态不错,适合做搭桥手术,术后能改善心血管循环,预防心肌梗死。”经一番了解之后,我决定接受手术。

当天手术,医生从我的小腿上取下一段静脉,然后移植到心脏那几条病变的血管上,共搭了四条“桥”,手术很成功。我在监护室待了4天,普通病房待了13天,就出院了。很幸运的是,我术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每天健身操一小时,每周爬山一次

性格开朗的我,在手术后不久便继续上班了,直至去年才真正过起退休的生活。现在,我胸口留下的刀疤就像长长的“拉链”,偶尔会有紧绷感。除了它在提醒自己经历过大手术外,我几乎和正常人无异。

每天清晨,我都会上附近的公园做健身操一个小时,每周爬山一次。饮食上,我会以清淡为主,肉类尽量少吃。我从不吃滋补品,而是坚持服用降血压药、阿司匹林、保心药物。每年体检,我的健康状况都不错,连血脂也正常了。我庆幸自己,在经历大手术之后,可以精彩地生活。

小编有话说

从王阿姨的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疾病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手术也是,当发现问题时,用一种积极乐观和理性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述/王晓琴文/吕斌(医学教授、主任医师)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