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科普知识
冬季是老人冠心病、心梗的高发季节,请为家里的长辈多存一份关爱!
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 ),简称为冠心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也可由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上述一种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引起冠脉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均称为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
可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的病因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包括炎症(如: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栓塞、痉挛、结缔组织病、创伤、先天性畸形等。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病因,因此临床上常用冠心病来替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因及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不明,但一般认为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
1、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及载脂蛋白(a)升高,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高血压:年龄在40~70岁之间,血压在115/75mmHg~185/115mmHg之间,若收缩压每增加20mmHg ,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 ,冠心病危险性增加一倍。
3、糖尿病(DM ):DM 患者粥样硬化发生早且更常见。
4、吸烟:平均每天吸烟10支,能使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增加18%,女性增加31%。
5、遗传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50岁发病)。
6、年龄:男>50岁,女>55岁
7、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少、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肥胖,A 型性格等。
临床类型
1、根据1979年WHO 分型将冠性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型):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提示缺血性变化,但无症状。
② 缺血性心肌病: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逐渐出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③ 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无心肌坏死。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④ 心肌梗死:严重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有心肌坏死,包括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⑤ 猝死:因心脏原因,在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的死亡。主要由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2、根据心肌缺血发生机制分型
①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型、缺血性心肌病、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发病机制为需氧增加性心肌缺血。
②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和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近年又将前两者合称为非ST 段抬高型ACS ,约占3/4,后者称ST 段抬高型ACS (包括小部分变异型心绞痛),约占1/4。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糜烂、溃疡,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氧减少。主要发病机制为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
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药物试验(如异丙秦、潘生丁试验等)和运动负荷试验。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是心电图。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但很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但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相对固定或减少的血流量,可通过其它方法或运动,给心脏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2、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由Holter 在1947年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 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短暂的心肌缺血或一过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出现时间可与病人的活动与症状相对应。
3、心电图:冠心病诊断中最常用、最基本、最早的诊断方法是心电图。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肌梗塞或心绞痛,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程度、范围、部位等,还可以进一步指导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1)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2)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
5、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室壁运动、左心室功能、形态、进行检查,此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乳头肌功能、心脏破裂、心腔内血栓、室壁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6、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7、心血池显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
8、心肌酶学检查:临床上根据特异性同工酶肯定性酶学改变和血清酶浓度升高序列变化等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