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输过血、爱修脚的,专家喊你来查肝啦!
要么默不作声忍辱负重,要么“一鸣惊人”重创身心。这是肝病这个沉默的杀手的惯常习性。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肝脏多加照护,可以很好的预防肝脏疾病发生,即便是乙肝、丙肝这种病毒性肝病,也能被有效控制甚至彻底治愈。
7月28日第七个“世界肝炎日”来临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在医院门诊举行了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生动讲述了肝病的防与治,教你打好爱肝护肝攻坚战。
注意!1993年以前输过血的查个丙肝
我国有760多万丙肝病毒感染者、456万慢性丙肝患者。丙肝感染人数世界第一。目前,丙肝已经可以“治愈”,且治愈率在95%~99%以上。然而丙肝的年发现例数不足20万。为此,王贵强教授提醒,以下五类人群要主动筛查丙肝,他们离丙肝最近。
“第一是1993年以前输过血、做过手术的人,93年以前我国有些输血感染的情况,至今20多年,常常处于丙肝进展期,应该筛查丙肝感染情况,及时治疗;第二是做过各种有创检查的人,包括修牙、微整形等等;第三是家有丙肝患者或者经常做血液透析的人群,也就是经常接触血液的人;第四就是高危性行为人群;第五是吸毒人群。”不光丙肝,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也是血液传播。因此要想预防乙肝、丙肝,就要留意各种血液接触环节。生活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或许都潜藏肝炎病毒感染的危机。“比如现在随处可见的修脚,常常是把脚修出血了,再给下一个人修,如果刀具消毒不到位、下个人也出血了,就有乙肝、丙肝传播风险。打耳洞、纹眉、纹身都是如此,一定要到规范的场所去做,并且注意筛查肝病。”
震惊!吃首乌很伤肝
除了可防可治的病毒性肝炎外,药物性肝炎近些年越发常见。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格外注意。讲座中,王贵强教授特别提醒道。
几乎所有的脂溶性药物包括中草药都要从肝脏代谢,如果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服药,不能做到合理的剂量、适应症、疗程和搭配等,药物进入人体后首当其冲受到毒副作用损害的必然是肝脏。其中,老百姓习以为常的“调节血脂药物,治皮肤病的药、治骨关节的药,以及治疗白发的首乌,都可能引发肝损伤。”
王主任提醒,在使用上述高危药物期间,应格外注意定期检查肝生化指标,观察原有病症有无变化,是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厌食、肝肿大、肝区痛、黄疸、皮疹、发热、畏寒、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等症状。
重视!脂肪肝“爆发”了也成癌
“在欧美国家肝移植的人群里,因脂肪肝引发的肝硬化、肝癌最终导致肝移植的排第二位。”数据惊人,但是对忽略脂肪肝的治疗也敲响了警钟。王贵强教援引国外现状强调。
同是脂肪肝,分型有不同。根据进展情况分为单纯脂肪肝、脂肪肝炎、脂肪肝硬化。单纯脂肪肝是指做B超、做肝脏的弹性检测,就能看到脂肪肝;这时还要再进一步检查生化指标——转氨酶。如果转氨酶升高,就不是脂肪肝而是"肝炎"了,需要及时干预治疗,任何原因的肝炎,若持续进展,都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北大医院以肝硬化首次入院的患者,和前20年相比,乙肝和丙肝导致肝硬化的占比从65%下降到50%。而酒精性肝损伤和脂肪肝病的占比一直在上升”。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研究室主任赵鸿教授说,搞定脂肪肝有“三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需协同共进,让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做判断,及时治疗控制。
关注健康时报大夫说微信,听权威专家说尽健康事。微信关注方式:搜索“大夫说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