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文 / 问上医
2019-03-07 02:09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在身体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转换中,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肝脏无"痛觉神经",即便受到伤害,也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赵兰(化名)今年33岁,患有慢性乙肝。在她小的时候,家里面生活条件就不好,并未采取什么干预措施,且干什么都是省吃俭用。

20岁时候,家人给赵兰说了一门亲事,从小听从"父母之言"的她便出了嫁,不过对方家里条件也不好。好在一年后,赵兰就生下了儿子。

丈夫为了养家糊口,就出去外面打工,留下赵兰在家照顾儿子和年迈的母亲。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这样过了几年,赵兰家里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改善,可赵兰依旧改不掉省吃俭用的习惯。

每次出门买水果,也不会挑太好的卖,总是买一些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有些腐烂的水果。

有的地方坏了,赵兰就切掉,吃剩下看着好的,慢慢的赵兰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的现象,起初小兰并不在意。

后来,赵兰经常感觉到乏力、困倦,面色也发黄,丈夫看着虚弱的赵兰,就带她去医院,经过检查,赵兰的乙肝已经有早期肝硬化的迹象

医生在了解到赵兰的病史和生活方式后告诉丈夫:“病人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本身肝脏状态就不太好,再加上长期吃对肝脏有毒性的食物,出现肝硬化并不稀奇。不过好在还未癌变,还有希望。”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第1种:霉变食物

由于赵兰的节省,很多已经变质的水果,赵兰依旧吃。这些变质的水果,里面会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肝毒性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伤害,使肝脏细胞受损,进而形成肝硬化。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第2种:腌制不当的食品

腌制食品的味道比较好,吃起来也比较脆口。但腌制不当的食物,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腌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使在开始腌制以后的两三天到十几天之间。我国北方地区腌咸菜、酸菜的时间通常在一个月以上,南方地区腌酸菜、泡菜也要20天以上,这时候拿出来吃,总体上是安全的。

真正危险的,正是那种只腌两三天到十几天的菜。有些家庭喜欢自己做点短期的腌菜,也喜欢把凉拌蔬菜放两天入味再吃,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做法。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赵兰因为节省,喜欢将一些菜腌制成咸菜,又很快就拿出来吃。长时间食用,加速了她的肝脏损伤。

3、 时间较久的剩菜

相信不止小兰,很多人都会有吃剩菜的习惯,尤其是节俭的老年人。剩菜在存放过程中,微生物会将菜里面的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后者是较强的致癌物,即使加热也不能去除。

这对于蔬菜类的食物,更是如此。同样是剩菜,荤菜味道仍然不错,素菜的口感通常会大打折扣。这与蔬菜内的物质被转化有关。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保护肝脏健康,养成"3个"习惯

习惯1:准时休息

长期熬夜,很容易导致人体功能出现紊乱,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诸多疾病。肝脏的休息时间也是在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若此时不休息,很容易导致肝脏出现损伤,影响肝功能。

所以,一定要准时休息,保证肝脏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习惯2:以茶代酒

喝酒很伤肝,长时间喝酒也会导致酒精肝硬化的出现。

有条件的朋友,不妨以茶代酒。这不仅能够避免肝损害,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肝脏健康。喝恰当的茶能补充体内缺少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于菊花茶来说,里面含有大量对肝脏的有力的硒元素。

硒元素——被认为是肝病的天敌、抗肝坏死保护因子。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肝病患者补硒有很好的效果。

33岁女子查出肝硬化,半夜急救,医生:这3种食物别吃了

在诸多菊花茶中,云台冰菊独树一帜,硒含量很高,可很好的养肝护肝。不仅如此,云台冰菊中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等,都对肝脏有利。

习惯3:检查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乙肝传染。从小开始,就会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有这样的做法。

但,很多人在小时候接种完疫苗以后,就会忽略复查,乙肝疫苗接种一次,并不是一生都有"作用"。

建议:每6年到医院复查一次"乙肝五项",若无抗体,则需要尽快到附近防疫站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