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养肝,食二物“补肝血”,喝三水“排肝毒”,按四穴“降肝火”

文 / 营养师雪姐
2018-10-03 16:22

肝好一切都好,养肝就是养命!


然而,生活中,诸多习惯,皆损害肝脏,如:

熬夜、喝酒、暴饮暴食、生气、饮食不洁等等,都会伤害肝脏。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伤身,容易导致人心烦气燥、乱发脾气,伤肝伤肺。


此外,秋季昼夜温差大,很容易导致感冒、腹泻等季节性疾病,诱发肝病复发。


因此,秋季养肝,尤为重要。


秋养肝,食二物,“补肝血”


肝血,是指肝所藏之血,与肝气相对而言,具有滋养肝脏,营养机体的功能。


生活中,熬夜伤肝血,久视玩手机、看电视,也会伤肝血。


所以,保护肝脏,要注意补肝血。


1、苋菜


苋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秋分“吃秋菜”,说的就是苋菜。


苋菜,素有“长寿菜”的美称,其叶子富含钙质,对骨骼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并且,苋菜,含丰富的铁,可经合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的功能,可促进凝血、造血等功能。


所以,多吃点苋菜,有助于补肝血。



2、黑芝麻


黑芝麻,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经常吃一点,也有助于补肝血。


黑芝麻,可滋养肝肾、养血润燥,是补肝肾,益精血的食物。


所以,日常吃点黑芝麻,也有助于补肝血。



秋养肝,喝三水,“排肝毒”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排毒器官,但是,一旦肝脏受损,首先影响其排毒。


当肝毒累积越来越多,便会出现脸色灰暗无光,甚至粉刺丛生,出现痤疮、黄褐斑等。


所以,保护肝脏的同时,还要注意排肝毒。



1、蒲公英根水


蒲公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野生蒲公英的存在。


秋季,蒲公英已经“老了”,此时,口感差,不宜食用,但秋季蒲公英药用价值高,将其炒制成茶,泡水喝,可排肝毒。


尤其是,蒲公英根,护肝效果要优于蒲公英叶,将其炒制成蒲公英根茶,泡水喝,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脏排毒。


蒲公英,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蒲公英,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特别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蒲公英根,还可以增强肝脏再生能力,促进肝脏的自我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蒲公英,性质微寒,如果是脾胃虚寒者,想用蒲公英泡水养肝,最好选择蒲公英根红茶


也就是,将其用红茶发酵工艺炒制成茶,可大大降低其寒性,更适合脾胃虚寒者,日常代茶饮。



2、刺玫花水


刺玫花,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其实,它就是野生的小玫瑰花,其药用价值高。


也有人称其为“野玫瑰”,小小的刺玫花,泡水喝,也可以护肝排毒


刺玫花,药性温和,能够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具有镇静、安抚、抗忧郁的功效。


可将刺玫花,自然阴干,或者是晒干,做成刺玫花茶,经常用其泡水喝,不仅可以排肝毒,还可以疏肝解郁,具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并且,作为花茶,用其泡水,还可以提醒醒脑,有助于缓解秋乏。



3、红枣水

秋季,红枣成熟,十分常见,甚至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些红枣。


中医里,有用红枣组方的“养肝汤”,来养肝排毒。

而用红枣煮水喝,有助于肝脏排毒



有相关实验证明:持续喝一周的红枣水,可增加人体血清蛋白,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养护肝脏的作用。


红枣,还能提高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红枣水,最好是用煮的,比泡的更好一些,经常喝一点,排肝毒,保护肝脏健康,是不错的选择。



秋养肝,按四穴,“降肝火”


生活中,不良的饮食,如嗜辛辣、爱吃油腻食物等,加上熬夜等,不良习惯,会导致肝火旺。


肝火一烧,百病煎熬,所以,保护肝脏,也要适当给肝脏降降火!



1、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摩: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左右交换按揉,反复2~3次。



2、阳陵泉


位置:小腿外侧,膝盖斜下方,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按摩: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按揉即可,以有酸麻感为好。



3、大敦穴

位置: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靠第二趾一侧)


按摩:拇指指腹按压7-8秒钟,慢慢吐气,重复10此左右。



4、行间穴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按摩:用手指指腹按揉即可。



最后,一个动作经常做,强肝脏,更健康

蝴蝶式


双腿弯曲,脚心相对。


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腰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向地板振动。


每天10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