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王姨,是高血压用药明星!第11年,突然心脏骤停死亡
对于吃高血压药物,大部分人都知道,一旦吃了,最好就不要停。毕竟益处是大于害处的!之前有人担心肝损害,有人担心肾损伤,但对于突发的心梗、脑梗,这些损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62岁的王姨,因其坚持服药,去年被评为小区健康明星,因为她一直坚持服用高血压药物,已经足足十年。这在这个刚建成十几年的小区来说,是一个重大新闻。小区里的大妈没事就聚在一起,聊这聊那,而王姨一直保持一个健康专家的姿态,备受小区大妈的崇拜。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用药明星,在天气刚转冷不久,就突发心脏骤停,再也没能抢救过来!小区大妈再次对高血压药物恐惧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王姨在10年前,就查出了高血压,因为听说高血压的危害后,就果断用药。主治医生最早给王姨开的药是贝那普利,用了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干咳现象,于是医生给他更换成了缬沙坦。
其实这两种药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作用机制类似。这是因为在人体中有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的重要体液系统,在心血管活动和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贝那普利属于普利类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减少了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升高了激肽酶的水平,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而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心血管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普利类药物可导致缓激肽、P物质堆积,而引起咳嗽等反应。大约20%的患者在服用普利类药物时会出现干咳,而这种症状在初期就会出现。对于症状较轻的人来说,可以继续服用普利类药物。而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这时就可以换成沙坦类药物,因为沙坦类药物克服了产生干咳的不良反应,更具有特异性,所以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也是临床中常用的做法。
医生更换的缬沙坦药物,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一次80mg,一日一次。对于降压不佳者,可以加大剂量至160mg。国外临床应用资料报道,最大剂量可达320mg,每日一次。 重度高血压及药物增量后血压下降仍不达标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的利尿剂(如噻嗪类)或其它降压药物。
尽管国外有320mg的使用,但王姨还是坚持使用80mg,并且降压效果很好。没加大剂量,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但是王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药物都有副作用。
不论是普利类药物还是沙坦类药物,长期服用都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所以服用这类药物的一个重要事项就是去监测血钾水平和血肌酐水平。但是王姨自用药以来,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即便有了异常,王姨也未曾想到是药物的原因,总能找到其他原因。
或许是量变引起了质变,就在王姨喜获别人羡慕的时刻,不幸就突然发生了。由于长期的不监测血钾水平,王姨突发了急性高钾血症,导致了心脏骤停,并且没有及时抢救过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其实,王姨的人生完全可以扭转,并且一点也不难,不过是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或许是粗心大意,也或许是繁忙的生活淡忘了这一条,但及时修正总是来得及。高血压患者用药,一定要谨记药物的临床应用注意,不然发生悲剧,很难再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