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后中风?高血压患者用药,2盲区很多人不知,却常犯

文 / 玉白马谈健康
2020-10-27 11:45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截止到2019年的数据,全国患病人数达2.445亿,而中风患者50%~80%有高血压病史。当然这部分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服药不当引起。

病例1

患者男,72岁,20年前患高血压,发病前在某地疗养,血压控制在高压150~160mmHg,低压控制在90~100mmHg,出院返家途中,感头晕,自测血压为220/120mmHg,立即服氨氯地平10mg(平时服5mg/d),第二天血压降至190/100mmHg,又服10mg,午后头晕,无法下床,随测血压80/60mmHg,入院检查确定为脑梗死。

服用降压药,为何还出现脑梗死?

中风分为两类,一类是血压过高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即“出血性中风”;另一类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低血压等引起的血栓性中风,即“缺血性中风”,如脑血栓、脑梗死等。

出现缺血性中风的原因,是因为高血压老人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而且血管内壁沉积着大量类脂质和胆固醇,此时如降压药服用过量,血压骤降,血液无法供应到脑组织边沿;加上低血压时大脑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加,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专家告诫,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老年人,降血压必须平缓,不宜过度,过快降压,以免引起缺血性中风,特别是老年人的血压波动性大,更要常测血压。

病例2

患者80岁,高血压20多年,伴有高脂血和动脉硬化等症,长期服降压药,后来经常感到头晕乏力,行走、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消失,入院前曾服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服药3小时后出现头晕加重、心慌、乏力,且右侧肢体无力、偏瘫,后被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

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明明是降压药,为何会引起“缺血性脑中风”?

这是因为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因体液大量流失,血液缓慢,易使其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缺血性中风。

导致缺血性中风是利尿剂其害之一,老年人经常服用利尿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体位性低血压、跌倒,头晕乏力,意识模糊、惊厥和心律失常等都是其危害。

而且,如果多种利尿剂共同使用,会干扰正常的糖代谢,易致药源性糖尿病,并增加老年人患急性胰腺炎与胆囊炎的危险。

所以,若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黏滞综合征等疾病,应谨慎用此药,用药时须注意以下3点:

1、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选用合适的品种、剂量及疗程,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风。

2、间歇、交替使用,严密监测毒副作用。

3、联合用药,即排钾性利尿药与潴钾性利尿药合理搭配使用,可减少剂量和毒副作用。

奉劝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缓慢降压,切莫自作主张,过多过量服用降压药,以免招致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