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给心脏、血管吃颗“定心丸”,旧病才能不复发!

文 / 同心管家APP
2020-03-19 17:04

俗话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天不稳定的除了天气,还有就是身体里的旧疾了。特别是对于心脏、血管不好的患者,春天只求病情一个“稳”字。

春天给心脏、血管吃颗“定心丸”

第1颗:拒绝温差,稳压丸

一般来说,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是26℃,此时血压也最稳定。而春季昼夜温差较大,还经常出现阴冷潮湿“倒春寒”的天气。此时,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出现老化的人群来说无法较快适应冷暖交替的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压波动。

在春季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血压波动明显,有时可有近20mmHg的差异;二是高血压合并心衰、心梗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因此,拒绝温差,稳定血压是心脏、血管需要的第一颗“定心丸”。做到3慢:慢减衣物、慢起床、慢启热身-后运动。

第2颗:多素少肉,消脂丸

春季的到来,身体从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基本运作的模式,开始向“低能耗”转变。此时是需要转变饮食结构,减少肉食、增加新鲜蔬菜摄入才能让身体不至于被过多的热量摄入所累。

春季大量的应季蔬菜上市,可供选择的蔬菜也比冬季多,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正符合春季需要提高免疫力、去燥的季节特点。特别是春季的:笋、韭菜、菠菜....更是大自然的最好馈赠,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第3颗:良好心态,平律丸

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春季乍暖还寒,身体容易进入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而且此时气温逐渐回升,人体皮肤和肌肉中的微细血管此时会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比较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心脏和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的人往往易出现心律失常。

因此,春天还应注意情志养生。忌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还要学会自己抓到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等症状。

第4颗:谨防过劳,护心丸

春季气温回升,让人们更愿意参与户外活动:爬山、骑行、健走......而如果不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陡然开始大量的高强度运动可能会让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心脏、血管无法快速适应而诱发心血管事件。

长时间、高负荷运动/活动会使心率、血压及心肌输出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生成大量自由基、启动氧化应激,最终损伤心肌细胞。

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活动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不宜选择爬山、快跑等激烈运动。运动中避免急停急起的动作,尽量不做憋气动作。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如锻炼过程中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注意不要做弯腰低头的动作,头的位置不要低于心脏水平,否则很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中风等。

从春天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各个危险因素出发,做好防护,才是拒绝新病突发、旧疾复发的最好“定心丸”,你学会如何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