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平安过冬

文 / 北京世纪坛医院
2019-12-04 00:27

蓝字关注,看更多科普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所以寒冷季节时要关注将血压控制平稳,并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尽量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风险。

与夏季相比,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血压容易出现升高以及波动的特点。冬季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心梗等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升高41%,卒中相关死亡增加近一半,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增加三分之一。

冬季血压升高的原因中最直接的因素是温度。低温情况时,在神经系统及激素的调节下,血管会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还会伴有心率升高、血液浓缩,心脏负担增高、心肌血液供应减少。血压升高过快时,血管强烈收缩,血管内斑块容易破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高血压患者如何平安过冬?

1.监测血压变化并及时调整降压药物:

首先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的平稳,一定不要擅自停用降压药,其次,要规律监测血压,天气转凉后可适当增加测量血压的频率,并规律记录血压值,特别重点监测晨起血压变化,也就是上午6点到10点之间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应仔细记录并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降压药物种类及量的调整。

2.防寒保暖,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变化:

高血压患者,比较怕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尤其是在天气变冷后,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寒冷季节,充足的御寒衣物可以减小血压升高的幅度。因此,外出暴露于室外低温时首先需要注意保暖。冬季外出时不仅要保证身体温暖,还要保护头面口鼻免于寒冷刺激。

3.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血管舒张并增加血流量,增加骨骼肌及心脏的耐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可以增强血管弹性。由于低温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因此寒冷天气外出锻炼需要注意时间,尽量避免在清晨出门,待气温上升后再出门并做好御寒措施更为安全。在运动种类上建议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及游泳等,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4.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

冬季仍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脂、低钠饮食(每日摄入食盐<6克)。建议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并减少含糖饮料、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的摄入。

5.心理调节:

精神紧张和睡眠不佳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升高血压,因此工作及生活中,要试着减轻精神压力,缓解焦虑,不熬夜,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这样利于保持血压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