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高血压,我们一直在行动!

众所周知,高血压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做好高血压防治工作,是降低相应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一环。
自1998年以来,为提高广大群众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来参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将10月8日被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达2.45亿,但≥18岁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和16.8%,治疗率和治疗控制率却只有45.8%和37.5%,高血压防治形势仍旧严峻,亟待关注与解决。
韩雅玲院士:
聚焦血压管理,助力健康中国2030
启动会初始,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致开场辞。
“韩院士指出: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作为全国心血管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专业学术组织,一直非常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为配合这一主题,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组长李玉明教授带头,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义诊活动,致力于提高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
”李玉明教授:
防控高血压,我们一直在行动!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规划中,国家提出了更规范的血压管理、更低的心脑血管死亡率的要求。其中,指出到2022年、2030年,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55%和≥65%,而对18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提出了规范管理率,需要分别达到≥60%和≥70%这一目标,且要求针对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与控制率持续提高。
李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是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今年在全国高血压日期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将在相关城市的医院、社区、地标等地点,组织当地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开展义诊活动,旨在强调“防控高血压,我们一直在行动!”的理念,让更多的大众可以更好的知晓高血压,呼吁所有人关注高血压,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尽早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
孙英贤教授:
统一口号、主题,拓展公益活动宣传力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委孙英贤教授指出:“18岁以上知晓血压”这一口号的提出凸显了全民测量、知晓血压的重要性。本次活动我们使用了统一的口号、主题,拓展了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在本次活动的开展中,建议突出各个地区的特色,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在一系列高血压科普活动开展中,我们可以摸索更好的形式来开展高血压的防控工作,各个单位高血压管理的经验也可以拿出来分享,将高血压管理的经验推广开来。”随后,各位专家一起上台进行了“健康血压,中国行动”的启动仪式,在画轴上摁下印章,在场的各位嘉宾、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最后,韩雅玲院士对大会内容进行了总结:
“中国高血压患者有2.45亿,远超其他任何心血管疾病。面对如此严峻的疾病形势,我们需要让每一位公民认识并做到,18岁知晓血压、鼓励自测血压,30岁开始必须坚持每年、多次测量血压,将高血压的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打好防治高血压这场硬仗,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呐喊助威。
”(本次活动由施维雅中国大力支持)
看过,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