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医 | 走进筋膜学(一)

文 / 中西医学疼痛技术
2019-09-02 16:09

提及经络、穴位,这些中医传承千年的大智慧,似乎神乎其神,于国人而言更容易联想到金庸古龙的小说世界,而以西方现代生物学的视角来看,中医的这一套体系是无法被西方医学所接纳,甚至与不科学三个字为伍。当他们把一个人解剖的时候,他们是看不见经络的,看不到穴位的,故而他们认为这是不存在的,那么看不见就是不存在么?

对此,曾仕强教授曾做出过一番精妙的解释,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么?经络活着的时候有,死了气门一闭,就没有了。汽车的公路可以看见,飞机在天上飞,你看不见航道,可是难道说飞机没有他自己固定飞行的轨迹么?

其实,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不能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进行解释。这些疾病用传统中医疗法却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这也正是中医疗法能够在西医科学理论制霸的今天仍能够“悬壶济世”,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接受的趋势的原因。

虽然将中医归属到辅助医学的困境显示出了中医目前一时的尴尬,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立法承认针灸在医疗体制的地位,也是中医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例子说明了利用现代科学的工具,发掘中医文化宝库,将是发扬中医文化,造福人类的一个极好的方法。长期以来国家对针灸机制的研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提出了各种学说,但并无取得根本的突破,经络与穴位的实质结构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的认可。

以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教研室主任,原林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根据发育生物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合其在数字人研究过程中的发现提出了人体第十个功能系统(筋膜学)的新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临床问题(包括针灸疗法的机制),以期为针灸疗法提供一个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平台,并从功能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人体筋膜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筋膜学理论的提出其意义在于:1、提出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即自体调节与监控系统(筋膜学),从而提出新的学科研究领域;2、指出中医疗法的生物学基础和治疗机制,为建立在生物学基础的中医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3、为疑难病症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如人体的发育和衰老,筋膜发育的缺陷;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治疗的机制等等。

原林教授简介:

原林,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教研室主任。曾任卫生部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高校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建设负责人。2004年,在数字虚拟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开创生物医学新的研究领域“筋膜学”;2007年,有关筋膜学及人体结构两系统理论的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资助。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多年的研究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发表了跨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立是生物学史上的一场革命。Dobzhansky说:“没有进化论,生物学将毫无意义”。进化论从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出发对个体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后续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进化论的研究思路是从结构和功能两条轴线进行研究的,这是一个二维研究模式。但是,达尔文进化论模式的研究缺失了一条重要的轴线——生命的时空轴(寿命轴)。

物种起源

筋膜学的提出正是有针对性的弥补了进化论研究的上述缺失,补充了生物进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轴线——个体生命的时空轴,每个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通过筋膜的不断完善从而维持较长的生命周期。筋膜学的提出使生物医学的研究从注重结构及机能的二维研究模式跨入包括形态、功能及生命周期在内的三维的科学研究层次。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之《上古天真论》篇中,黄帝与岐伯的探讨的问题就是作为生物的一种“人”,从个体的角度为何生命周期(寿命)有长短之别的问题。古人早已有了对寿命长短的认识,以及各种内在、外在因素对寿命的影响,以及他们对人途进行干预的各种手段和思路。

将视线拉回到现代,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单胚层生物的外基质、两胚层生物的中胶层、三胚层生物的间充质及人体的结缔组织支架属于同源结构。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在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构成一个最基本的系统,称为支持与储备系统。对支持与储备系统本身的研究,及其与功能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筋膜学。以两系统理论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新解剖学方法称为筋膜解剖学。

借由筋膜解剖学的理论可见,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外治疗法和以天然药用植物为主的各种汤剂,更多的是作用于遍布全身的筋膜支架。如果将人体的两大系统比喻为一个花园,筋膜支架就相当于花园的土地。它被包被和支持的各种功能细胞相当于生长在这土地里的各种花卉,中医治疗手段是通过激发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来对抗疾病,相当于给土地进行松土。中药所用的各种汤剂是为了改变筋膜的环境,相当于改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而西方医学的重点是关注功能系统的变化,即土地上所生长的各种花卉的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

西医的各种疗法的弊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浮出水面,如病菌不断变异造成的耐药性,为此研发各类新药来对抗,已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治疗成本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超级病毒、超级细菌的产生。

筋膜学也从中国古代智慧中汲取营养,并开枝散叶,将它们科学展示。以人们熟知的阴阳为例。根据两系统理论,人体是由尚未分化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筋膜)支架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和被该支架支持和包容的功能细胞构成的功能系统共同组成。我们可以认为支持与储备系统相当于人体的“阴”,被该支架包绕和支持的各种功能细胞称之为“阳”。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阴阳学说中的阴与阳,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阴阳互换,达到平衡。

筋膜学研究不仅弥补了进化论思想在观察生物视角时的缺失,同时也揭示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真正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个框架中。筋膜学只是打开了这一巨大宝库的钥匙,以及提供了研究思路,期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工作,为中医的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中医的生物医学化做出我们的贡献,最终造福于维护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经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千百年来的中医临床运用,有力的证实了经穴的有效性,其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穴位实质和其治疗机理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课题,而对经穴物质基础的揭示,必会给经络研究乃至整个中医理论带来一场革命。

回顾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古人早已对经络进行研究并记载。在中医学经典文献中,《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海论》又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古人描述的经脉路线主要分布在人体深部位的肌肉分理中。《素问·气穴论》中描述穴位所处的“溪谷”是指肌肉筋膜间的缝隙。《素问·气穴论》还认为“溪谷”是针刺时针芒所及腧穴之处。古人描述经脉所循行的“分肉间”和穴位所处的“溪谷”与结缔组织结构恰好相符。这是把经络和腧穴形态学研究定位于结缔组织结构的主要依据。这些论述说明古人对经脉在人体的循行路线及穴位的精确定位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只是由于受到当时解剖学等学科发展的限制,没有以和现代解剖学名词相对应的描述明确揭示经穴的解剖学结构。

建国以后,广大海内外中医工作者也做了大量关于经穴实质的研究,提出了大量的假说。例如祝总骧教授认为经络不是一条简单的细线,也不是由一种单一的形态学结构构成,他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立体结构的观点。而在人体,分布广泛的筋膜结缔组织恰恰符合这些特性,并能包含各种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所涉及的相关解剖学结构。

也有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到经脉与结缔组织在结构上关系密切。上海复旦大学与第二军医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多学科研究课题组,首次证明了穴位的形态学基础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谢浩然用尸体解剖观察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肉之间”在肌肉丰厚处是肌肉之间,在体表“分肉之间”与体内“脏腑之间”等器官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富集带区。郑利岩用声测经络技术测定家兔膀胱经体表循行线,在此基础上分层切断皮下组织,记录经脉线导声状态的变化。结果切断皮肤、皮下浅筋膜对经脉线导声状态无影响,切断深筋膜声波传导几乎消失。从而得出结论:经脉线的物质基础为筋膜组织。

幸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化“虚拟人”技术,为筋膜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原林教授领头的研究组利用数字人解剖学技术,首次将全身的结缔组织通过计算机标记和重建,成功地构建出与传统“经络--穴位”记载有很强对应性的影像学结构。并通过CT、MRI、超声等医学放射影像学手段,配合计算机软件处理,能够在人体内重建出和数字解剖学技术类似的结缔组织连线,其中部分连线与中医书籍所记载的经络走行与分布非常相近。同时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对经络的描述,我们也发现经络与筋膜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筋膜系统,同样也内联脏腑、外系皮肤,联络内外、遍布全身。因此,数字人技术的应用对揭示经络的解剖学实质和筋膜学的确立功不可没。

几经磨难,很多学者为此投入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如朝鲜的金凤汉博士)。这其中经历了高潮和低潮,一些人放弃了,更多的人依旧坚持,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相信支持整个中医理论框架的基石——经络一定是在身体中存在。

如果说前人的研究是已经建造好了的一座巨人,那原林教授等人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批人,手持那“数字人技术”的望远镜,窥探到筋膜学的真谛。这也说明了现代科学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医要以开放的态度接受现代医学生物学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为己所用,促进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华民族子孙,为振兴祖国传统医学,责无旁贷。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